中交机电局第二工程分公司过“紧日子”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企业推进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既要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块材料、每一米线缆,也要从管理优化、制度完善等方面着力,真正实现“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机电局各项目部围绕“过紧日子、奔好日子”,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交出了一份务实高效的“项目管理答卷”。
算好线缆的“经济账”
一公司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在设备接线阶段发现,部分10至20米的短电缆因规格特殊容易成为“鸡肋”。项目团队摒弃“直接报废”的做法,经过技术论证和安全评估,采用热缩套管压接工艺实现短电缆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真正做到“吃干榨净”。
管好会议的“时间账”
二公司成都地铁30号线项目推行会议“瘦身”行动:精简会议数量、压缩会议规模和时长,推广无纸化办公,取消不必要支出,并将部分技术培训转为线上开展,切实提升项目运行效率。
三公司广州地铁12号线项目将原本由多个部门分别召开的周例会整合为“综合周例会”,每月减少会议12场,节省参会时间超过280小时,不仅提高信息流转效率,也压缩了会议物资开销。
五公司新疆乌尉项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项目部合并各类例会,推广线上培训,杜绝差旅浪费,节约办公场地租赁与交通支出,实现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双降”。
研发设备的“降本账”
二公司济南地铁8号线项目创新研发“路轨两用起重机”,适配高架段U型梁内作业。该设备不仅显著提高了接触网支柱吊装效率,解决了传统起重机占道施工的安全问题,还有效节省了施工时间和成本,成为可推广的绿色集约化施工样板。
抠细采购的“精算账”
五公司贵阳智慧停车场项目在采购南侧主体钢筋时,总结北侧经验,多次比价、议价,使钢筋采购单价明显下降。在合同执行中,及时对接集团集采优惠政策,与供应商签订补充协议,实现单吨价格再下调,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成本。
总承包公司广饶水处理项目强化合同履约管控,通过公开招标、限价机制和阶段结算条款,动态监控分包执行情况,有效防范风险,实现资金精细化管理。
守好工位的“人力账”
总承包公司花马沟项目精细部署管理人员,实现人岗精准匹配;合理分配行政、设备等支持岗位职责,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提升了团队协作效率和人均产出水平。
从一根电缆到一场会议,从一台设备到一笔采购,从合同管理到人力统筹——机电局正通过一件件“小事”,不断夯实降本增效的“大账”,以精细管理为项目提质赋能,在“过紧日子”中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好日子”。
来源中交机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