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海上风电场概况
南通如东沿海风力资源丰富,据统计一年内6级风以上天数达200多天。伴随着,南通沿海大开发战略吊车出租,如东沿海风电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到目前已建成风电项目共 6个,分别是如东龙源环港海上风电项目、龙源蒋家沙 300MW 海上风电项目、华能如东 300MW 海上风电场工程、中水电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示范项目、鲁能集团江苏东台 200MW 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 150MW 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建成装机430台,已位列县级海上风电装机量全国首位。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场
江苏海上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5日,是龙源旗下第一家专业从事海上风电开发的企业,主要从事龙源在江苏地区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运营等工作。江苏海上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国内海上风电的领先地位。公司实施一套班子四块牌子的管理模式, 风电场主要分布于江苏如东沿海区域,公司先后建成世界第一个近岸式风电场—龙源如东3万试验风电场,国内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龙源如东15万示范风电场以及“5万示范增容”、“5万试验扩建”、“20万示范扩建”、龙源蒋家沙 30万 海上风电项目6个海上风电项目,共安装10个厂家15种机型共230台海上风机,建成了亚洲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华能如东海上风电场
华能如东海上风电场位于如东县近海八仙角海域,是华能集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我国“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工程。风电场中心离岸距离约23公里,装机总容量为300MW,共有风机70台,其中5MW海上风机为国内首次批量应用,70号风机风轮直径为171米,为目前世界最大。项目于2016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吊车,2016年12月23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17年9月30日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2018年度风机可利用小时3032h,风机可利用率98.66%。自并网以来(截至2019年2月底),共完成发电量143930.3442万kWh。
中水电如东风电场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成立,所属中水电如东海上风电场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和江苏东电新能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100兆瓦,由10台单机容量2兆瓦、32台单机容量2.5兆瓦的风电机组组成,总投资约14亿元。首次将解放军理工大学为登岛作战专门设计的路基板技术移植于潮间带风电项目建设。借助这项技术,成功打造出中国水电如东海上风电场(潮间带)样板工程。2013年2月24日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沉桩,11月18日完成首台风机吊装如东海上风电,2014年5月23日首批10台单机2兆瓦风机并网发电。第二批32台单机2.5兆瓦风机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6年初全部并网发电。当前全部风电机组已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2.1亿千瓦时。
广恒新能源东台海上风电场
江苏东台200兆瓦海上风电场,位于江苏省东台市东沙沙洲东南部,场区中心离岸距离36公里,涉海面积29.8平方公里,风场共布置50台4.0兆瓦风机、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一座陆上集控中心。东台2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是目前国内离岸距离最远、单位容量最大、海域情况最为复杂、电压等级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2010年10月通过国家首批海上风电场特许权项目招标获取如东海上风电,2013年7月获得核准,2015年7月获得电价调整批复,2016年4月陆上集控中心开工、7月海上风机基础开工,2016年底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发电”的海上风电建设新速度。2018年发电量突破6亿千瓦时。
中广核如海风电场
中广核如海风电场位于江苏省如东县近海海域,风电场中心位置离岸约25km,海底高程在-3.7~-15.3m(1985国家高程基准)之间,整个风电场形状呈多边形,规划的海域面积26.2km2。2015年5月,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2016年1月28日,首批风机投运;同年8月18日,项目成功实现全场投运。中广核江苏如东项目是我国首个满足“双十”标准(离岸距离不少于10千米、滩涂宽度超过10千米时海域水深不得少于10米的海域布局)的海上风电场。风电场设计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约为2667小时,年上网电量为40544万kWh,在江苏省东部沿海,利用海洋资源,开发宝贵的风能资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每年可以减少CO2排放量约为26.8万吨。
图文:苏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