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华锐风电增补懂事|风电十大富豪身价调查 华锐风电董事长52.46亿元居首

2021-11-22 08:53:32浏览:765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24%,程志山因其持有的股票,身价在华锐风电发行价为90元时,身价也达到53亿元之多,和韩俊良持有的股票命运一样,程志山的身价就缩水一半左右,但依然排在风电富豪榜前列。武钢身价现在算来虽不如程志山,但他在风电行业却名声显赫,被称为风电业第一人。数十亿元的身价,包士金也只是在短短的数年间便得以实现,吉鑫科技副董事长曹万清也功成名就,跻身风电富豪榜。

策划 | CEI 焦建全 文 | CEI记者 王赵宾 周夫荣

1.第一富豪 韩俊良

2011年股市第一大单,是华锐风电写就的传奇。韩俊良身价百亿,轰动一时,投资人尉文渊再次名闻遐迩。

在所有的风电上市企业中,无论成长速度还是最初市值,华锐风电都让业界望尘莫及。在此之前,金风科技、明阳风电、泰顺风能等一批风电企业纷纷窜入股市,也搅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资本狂潮,造就了一批批风电富豪。

身价:52.46亿元

根据:2011年9月30日股票价格

排名:第一

公司:华锐风电

决定韩俊良身价的时刻来临了。

2008年3月12日,华锐风电召开第一届第五次股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要讨论董事长兼总裁韩俊良应该在华锐风电占多少股份。

股东们初步的讨论是:华锐风电要增加两家新股东。一家叫FUTURE的公司;另外一家则为韩俊良全资控股的北京天华中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天华中泰),两家分别出资25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比的16.67%。从而使华锐风电的股东由原有的5家变成了7家。

韩俊良以100%的方式完全控股天华中泰,如会议通过,韩俊良将成为唯一拥有华锐风电16.67%股份的人。

有股东认为,与另一风电巨头金风科技(002202.SZ)董事长兼CEO武钢的股份相比,韩俊良持有的股份是不是太多了?听到这些,韩俊良则把双手一摊,做出一副很无奈的表情,“那你们看,我拿多少合适?”实际上,每位股东心里都清楚,华锐风电的生产、经营、政府关系等几乎是韩俊良一力而为,获得这么多股份似也在情理之中,于是决议成立。

华锐风电增补懂事

韩俊良就这样迎来了他财富命运转折的第一个关键时刻。从这一刻起,他从单纯的管理者变为了融管理者与股东为一身的角色。这也意味着他拿到了赢取亿万富豪俱乐部的入场券。

有人将这些归结于韩俊良多年在风电业的打拼,兼具运营与研发的双重身份,而且呈现出开拓市场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才能。至此,韩俊良由多年的职业经理人,瞬间变为华锐风电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自然人股东,由此奠定了他未来冲向百亿富豪的基础。

华锐风电上市前夕,为了激励管理层,韩俊良将天华中泰其中3.33%的股权转让给其他管理层控股的北京华丰能投资有限公司。但是,他第一大自然人股东的身份没有变。

而赢得股东的信任和认可仅仅是韩俊良获得财富路上的第一步,上市才是他实现身价倍增的关键一跃。当日历翻向2010年,华锐风电上市的脚步骤然提速,韩本人也借助各种场合不失时机地为华锐风电呐喊。

这年10月,在一次重要的风能大会上,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维斯塔斯(VESTAS)、通电风能(GEWIND)、苏司兰(SUZLON)、歌美飒(GAMESA)、瑞能(REPOWER)等国内外风电巨头的高管们在台上一字排开,等待主持人的提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客串主持人,他以一种好奇的语气向韩俊良提问:“华锐有着怎样的部署,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在海外风电市场你们有没有想法?”

韩俊良面对着台下数百听众,提了提嗓门高声说道:“未来我们的国际化必须占到总份额30%以上,要向50%目标迈进。”他停顿了一下说,“这是我第一次郑重地讲这个问题!”

一贯低调的韩俊良说出令人咋舌的目标时,让他有些激动,脸上微微泛红。对于韩俊良这一伟大的目标,坐在旁侧的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唐玛勒、金风科技董事长兼CEO武钢等人却一脸严肃,对此没有任何反应。那一刻,整个会场似乎成了韩俊良自己的独角舞台。事后有人分析,韩俊良如此高调的举动,是在为即将上市的华锐风电造势,以期待未来股票能讨个好价钱。

韩俊良讲这番话是10月14日,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次玩笑。12天后,华锐风电上市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被取消。

但事情很快有了转机,中国证监会最后审核通过,今年1月13日,华锐风电上市交易,韩俊良迎来了他期待已久的结果。

华锐风电以每股90元的发行价格高调入市华锐风电增补懂事,这是主板市场20年来发行的最贵新股。在此之前,主板市场发行最贵的股票中国神华(601088.SH),其发行价也只有36.99元/股。华锐风电的横空出世已经让其望尘莫及。“高调实在是高。”望着如此高的股价,有股民感叹道。

在上市当日,韩俊良带着他特有的微笑,双手并拢等待敲锣上市,而在锣锤撞击铜锣的一瞬间,韩俊良进入了百亿富豪之列。按照华锐风电10亿多的总股本计算,其总市值已超过900亿元。而韩本人也因持有11.94%股份,身价按市值计算达到108亿元左右。他的财富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然而,华锐风电的股票上市交易当日便破发,其后股价一路下跌,每股从90多元跌至70多元,而6月2日至7日的短短5天时间,其股价竟然出现了从每股60元跌至每股28元。到现在,短短半年多时间华锐风电增补懂事,原本坐拥百亿身价的韩俊良,竟然跌去了一半左右的的身价,但依然是风电第一富豪。

华锐风电成立之初,程志山控股的北京新能华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华锐风电,当时持股17.5%。几次增股后,在华锐风电发行前持股8.08%,在上市后稀释到7.24%,程志山因其持有的股票,身价在华锐风电发行价为90元时,身价也达到53亿元之多,和韩俊良持有的股票命运一样,程志山的身价就缩水一半左右,但依然排在风电富豪榜前列。

华锐风电增补懂事

武钢身价现在算来虽不如程志山,但他在风电行业却名声显赫,被称为风电业第一人。

3.善于借力 陈道荣

身价:16亿元

根据:有关资料估算

排名:第七

公司:华仪电气

2007年2月1日,正在杭州参加浙江省人大会议的陈道荣,突然接到众多祝贺电话和短信。当天,华仪电气(600290.SH)正式在A股主板市场亮相,作为董事长,这不仅使得他的财富倍增,也终于实现了他又一个梦想。

陈道荣的家乡温州乐清市,号称低压电器之都。这里拥挤着成千家低压电器企业。但是,陈道荣却选择了很多人认为“不务正业”的高压电器。他用了16年时间,将创业时的4万元做到了上亿元,成为当地的明星企业。

2002年春节前后,他的电器生意正如日中天,但他却宣布了一个令集团高管们难以理解的决定:“我们要做风机,要进入风电行业。”同时,在很多场合,他也向人们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华仪电气,“华仪电气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以风机开发为突破点,进军风机制造和风力发电等相关行业”

如今来看,这是他事业的转折点,也是他财富的新起点。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甚至高呼:“致力于高压电器,才是我们的方向;”也有人忧心没有核心技术,只能给别人当配角。

面对高管们疑惑的眼神,陈道荣解释说,“我不想把自己的钱全部重复地投资在高压电器上,我就是不喜欢和别人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争饭吃,我要把钱投在风机上,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很有意义”。经济学家马津龙这样看陈道荣:陈道荣形象粗犷,俨然一介武夫,但却很有儒商气质,是个乐于学习和善于思考的企业家。

2002年3月,华仪电器集团的子公司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应用而生,这是陈道荣手中的一把利刃,也是华仪电气上市核心的资本之一。同时,陈道荣还竭力寻找技术支撑的合作者。2005年5月31日,华仪电气与国内风机生产和风场开发实力极强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合资组建浙江华仪金风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正因借力当年的风电龙头老大金风科技,华仪电气的风电业务迅速显露头角。同年,华仪电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80千瓦风机成功下线,并实现批量生产。3年后,3台780千瓦风机出口智利,成为中国首批出口海外的风机项目。

此时,如何寻找更多的资金将企业做得更大?他选择了上市。

华锐风电增补懂事

事实上,早在2000年,陈道荣就曾尝试让华仪电器集团上市,但因为新股发行改革,便被挡在了IPO的大门之外。在短暂的失望与调整之后,陈道荣转变思路,开始尝试借壳上市。这一次,他的目标在主板。

2007年2月1日,华仪电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成功,这是乐清市首家上市企业,也是温州市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

作为温州第一家主板上市的民企,华仪电气并没有让股民们失望——上市当天开盘,报价就高居22.01元,相比当初停牌日的收盘价15.47元,大涨42.3%。当日最终收盘23.35元。

借壳上市成功,陈道荣的身价达到了新的高度。“华仪电气的成功上市,几乎让他的身价翻了一番。”有人曾表示。按照华仪电气上市8天后的收盘价22.17元计算,按陈道荣持有的华仪电器集团73.25%股权,整个集团则持有华仪电气56.30%的股份,从而使得间接持有华仪电气41.24%股权的陈道荣,身价已经接近16亿元,而在上市当天,陈的身价更是一度高达19.5亿元。

尽管身价倍增,并跨入亿万富豪的行列,但是陈道荣在公开场合曾表示,他不得不无时无刻面对投资者带来的压力。“股票增长的时候,依旧感觉像是有人在用皮鞭抽你,压力很大。”他一边说,一边伸出右手在半空做出挥鞭的手势。

与陈道荣颇为类似的是,张传卫也是从电器领域“半道”转入风电,广东中山的明阳风电(MY:NYSE)在他带领下,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登陆纽约交易所。

4.玩转资本 张传卫

身价:6亿元

根据:有关资料估算

排名:第十

公司:明阳风电

张传卫财富的真正爆发,始于2005年正式进军风电业。

这一年,“风电设备的国产化水平要达到70%”的政策让韩俊良、武钢、包士金等一大批人内心骚动了起来。当然,对于爱冒险的张传卫而言,这样的机会更是不容错过。他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一次赚取百亿产值的绝好机会,说不定到五六十岁还能做个千亿企业。

2006年,张传卫不仅成立了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明阳风电),而且开始了他的资本冒险。但刚开始并未得到公司内部人的理解。风电项目的启动需要大笔资金,夸下海口“不用老公司一分钱”的张传卫从哪里找钱,这是很多人的担心。

在这种紧要关头,张传卫迸发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他依靠手中市价750万元的50亩工业用地,开始了空手套白狼的行动。于是,他找到当地政府,将这块工业用地协调转变为商业用地,就这样,地价涨到5000万元;他再用这块地皮作抵押,贷得3000万元:1000万元支付给世界风电一流设备制造商购买知识产权;1000万元用作项目启动投资;剩下的1000万元再购买200亩地皮。新地皮半年后便涨价约70%,张传卫再将其抵押给银行,又贷得3000万元。

如此一来二去,一块地被变成两块,两块地变成流动资金。如果说,倒手地皮获取最初资金实现“空手套白狼”,是张传卫获取财富的左手,那么,让风险投资商心甘情愿为自己投资,则是他得到财富的右手。

从2006年到2009年,张先后与百余家投资机构接触过,包括高盛、美林、淡马锡等国际知名投行。投行听了张传卫对于明阳风电的未来描述,以及对他的企业进行实际考察之后,有人开始犹豫了。对于这样一个有投资前景吊车公司,但规模又小的企业来说,“投资过多股权占比会多大,投资少了又办不了事。

张传卫却毫不犹豫地说,这并不是问题。

他赢取投资者的秘诀是向他们画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到明年底,明阳就可以达到10亿元以上产值,一亿元的利润。按6倍的PE值并不高,10倍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风机刚下线,有风险,所以才降到6倍。”由于投行对明阳风电的未来前景普遍看好,于是风投资金一涌而来。美林注资3000万元,意大利索法芙注资一亿元。随着第一批风机下线运行,明阳的估值一路看涨。

随后,瑞银和摩根斯坦利以及国内诸多投行纷纷参与明阳风电的募资。到2007年底,明阳风电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2.7亿元。据业界传言,2008年4月至8月期间,与张传卫吃一顿饭的机会被两家机构私下炒到100万元的天价,堪比巴菲特之宴。投行对明阳投资的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而张传卫财富的真正来临,则是明阳风电上市的那一刻。

2010年10月1日,当很多国人都在忙着为长假好好放松准备的时候,张传卫却处在神经最紧张的时刻。这一天是明阳风电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日子。在此前的63个小时里,张传卫一直睡不好觉,每天都起个大早,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晨跑。

张传卫敲响纽约交易所上市的钟声后,曾到中山市考察的意大利索法芙董事长激动地上前与他拥抱。这位70多岁的老先生百感交集,其曾经预感到这个民营企业会成功,但不曾料想,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会以如此惊人的速度野蛮生长。

这一次,明阳风电一共发行2500万存托股,每股定价14美元,募集资金3.5亿美元,创下2010年中国公司赴美IPO募集资金之最,这也是中国第一家风机制造企业在美国上市。其后,张传卫以8亿元的身家,被胡润排在富豪榜的第885位。

不过,事后张对此坚决否认,“所谓的8亿元,都是他瞎猜的”

2010年底,明阳集团产值已达113亿元。踏上百亿元台阶后,明阳又开始了新的转型。张传卫表示,明阳风电下一个五年计划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从风电制造商转型为风电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预计三年之后,技术服务的产值占比将大于风电设备制造。

5.风机铸件大王包士金

身价:28.89亿元

华锐风电增补懂事

根据:2011年9月30日股票价格

排名:第三

公司:吉鑫科技

无意间接触到风机铸件生产并立下决心,8年后就让自己变成了风机铸件领军人——8年前,对于风电还一无所知的包士金,如今却掌管着国内最大的风电铸件企业。随着今年吉鑫科技(601218.SH)的上市,他自身的身价也达到了44.61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富豪。

时钟回到2003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包士金仍以建筑商的身份,四处奔波为人修建房屋。这一年,当他为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下称一汽锡铸)这家从事风机铸件研制的企业修厂房的时候,他事业的新起点便由此开始。那时,当他听说市场上风机铸件供不应求,已隐约感觉到风电业的巨大机会。

于是,他立即停掉原有的生意,并与一个叫章志亮的签署《出资协议书》,出资100万元,于2003年12月19日设立江阴市吉鑫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吉鑫机械),从事风电铸件制造二手吊车,吉鑫机械与一汽锡铸达成合作协议,即吉鑫机械科技作为外协厂专门为一汽锡铸生产风电铸件产品,一汽锡铸为保证吉鑫机械科技能及时、保质、保量交货,对本公司提供技术、人员、管理方面的支持。2004年7月16日,双方签订相关协议,期限5年。

2004年8月5日,包士金和章志亮决议将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增加至600万元,其中,包士金新增出资300万元,新股东曹万清、王秋芬分别出资150万元和50万元。曹万清一跃成为第二大股东,这也为他后来的不菲身价打下了基础。吉鑫机械经过5次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出资额达到了1.5亿元,其中,包士金占到了49.41%,第二大出资人曹万清占到了25.56%。其后,经过两次股权转让,包士金的出资比例未有所变化,曹万清则向外转让3.5%的股权,其出资比例由此下降至22.06%。

2008年6月23日,经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通过,整体变更设立为江苏吉鑫风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吉鑫科技)。

股份公司成立后,又进行了三次股权变更,此时包士金与曹万清的持股比例并未出现新的变化。

包士金对吉鑫科技的布局已定。冲刺上市则成为他事业的重要一步,也是他财富倍增的又一个起点。

今年5月6日,一声清脆的锣鸣声回荡在黄浦江畔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内。1959年出生的包士金满脸堆笑,频频点头,回应在场人士对他的祝贺。这一瞬间,吉鑫科技正式在A股挂牌上市,其总共发行5080万股,发行价22.50元/股,总股本不超过45080万股。而按照包士金以及曹万清分别持有吉鑫科技43.85%和19.57%的持股比例计算,包士金与曹万清的身价各自达到44.48亿元,19585亿元。

不过,与今年许多新股一样,吉鑫科技首个交易日同样未能避免破发的命运——原本22.5元的发行价暴跌14.4%,降至19.26元。如果按照当日收盘价19.97元计算,包士金与曹万清的财富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就分别蒸发掉了5亿元和2.2亿元。

尽管如此,吉鑫科技在牢牢套住一级市场中签者的同时,也让公司的原始股东们赚得盆钵满满。数十亿元的身价,包士金也只是在短短的数年间便得以实现,吉鑫科技副董事长曹万清也功成名就,跻身风电富豪榜。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风电价格下调|舆情观察 | 中国降低海上风力发电补贴价格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