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春风执笔,AI为墨 当AI的画笔掠过昌九铁路的沿线
拂过成渝中线的桥墩为黄百铁路的隧道口缀满虚拟桃李
让威宁隧道的岩壁生长出数字藤蔓
……的工地上悄然铺开一卷别样春色
这不是幻觉是科技与汗水共绘的诗篇
建设者们在施工一线雕刻时光而AI将这份炽热的奋斗
晕染成春天最蓬勃的注脚
下面,让我们跟随AI一起欣赏专属人的春日美景吧↓↓↓昌九铁路项目 参建的昌九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港(台)通道核心节点,上跨动走线、下穿沪昆高铁,营业线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居全线前列。作为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区域客货运输能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以“高标准、严规范”为准则,攻克百余次Ⅱ、Ⅲ级封锁施工,创下全线首孔箱梁架设、首座连续梁合龙等多项第一,获得业主单位好评。
成渝中线项目 参建的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重庆枢纽重庆北站,引入成都枢纽成都站,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多条高铁线路连通,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届时,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渝昆高铁项目参建的渝昆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
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极大地缩短时空距离,
促进人员快速流动,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其中,
承建的渝昆高铁卡子村特大桥全长1401米,包含44个墩台身及43孔箱梁,跨越昭通102省道及多条乡村道路。当前,项目团队已完成大桥主体结构建设,为后续无砟轨道施工奠定了基础。以钢铁长龙串联城乡,为云贵高原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大理枢纽项目 承建的大理枢纽扩能改造工程坐落于云南大理洱海畔,工程主体包括改建大理站至大理北站联络线、大丽线等。施工内容涵盖动车所工区边坡支护、大理北站站台墙修筑及路基铺设等复杂作业。面对洱海生态敏感区的地理挑战,项目团队以“绿色施工”理念统筹推进,采用锚索框架梁、锚杆支护等技术攻克边坡稳定难题,高效完成多工区协同作业。以匠心雕琢“风花雪月”间的钢铁动脉,为西南铁路网注入强劲动能。
天陇铁路项目 承建的天陇铁路项目正线全长25.796公里,隧道占比高达89%,横跨两大地级市。其中,柳林隧道为单洞单线特长隧道,全长15152米,最大埋深422米,穿越中等富水段,日涌水量超2万立方米,相当于12座标准泳池,施工风险与环保压力并存——毗邻国家级森林公园与一级水源地,生态保护要求严苛。目前正洞掘进突破12037米,施工正高效推进。工程建成后,将填补陇东南铁路网空白,串联区域资源与经济带,以钢铁动脉激活西部发展新动能。
黄百铁路项目 承建的黄桶至百色铁路贵州段工程HBZQ-1标,正线全长31.794公里。本标段隧道共6座全长8846米,均为单线隧道。隧区内Ⅳ、Ⅴ级围岩占比高达90%,其中大木山隧道、徐家堡隧道分别有1844米、2224米低瓦斯段落为I级风险隧道,总体施工风险较大,需加强监测工作。目前,6座隧道正全面掘进中。工程建成后,将填补黔西南至桂西北的铁路空白,形成西南内陆与北部湾地区的便捷通道,成为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东莞地铁1号线道滘车辆段项目
承建的东莞地铁1号线道滘车辆段项目总用地面积30.63公顷,涵盖综合楼、运用库等19个单体建筑,是东莞轨道交通线网市域骨干工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核心节点,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地铁2号线形成“十”字换乘,并与广深轨交互联互通,助力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加速多城融合。工程以其规模化的车辆段布局与跨区域轨交互联技术,彰显“智慧建造”实力,以钢筋铁骨织就湾区立体交通网,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通苏嘉甬项目 参建的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要城际通道与纽带。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通运营的盐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推动长三角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渝万高铁万州枢纽项目
参建的渝万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和
重庆“米”字型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铁沿江通道的重要补充。
建成通车后,不仅将推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还将带动长江沿岸各大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承建的易家院子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617米。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以“短进尺、弱爆破”精准施策,动态监测控制振速至1.0cm/s以内,攻克既有线振动保护难题,实现隧道安全贯通。
荧幕上的春意终会褪去
那些被AI添上的花瓣与云霞
不过是奋斗征途中深藏的四季轮回
建设者以机械为犁,以图纸为种
在荒原与山涧编织时代的经纬
让每一粒混凝土都在吟唱筑梦的诗篇
让每一寸进展都值得被春天铭记
在他们身后绽放的是那片永不凋零的信念
主办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来源丨张进(一公司);张露(二公司);张卓(五公司);柴妙玄、钟静(深圳公司);彭梦凡、邱迅、胡文博(诚正公司);邓翔友(昌九经理部);张家瑞(渝昆高铁云贵段);刘波(通苏嘉甬经理部);
编辑丨杨柳青(诚正公司)、钟静(深圳公司)
校对丨李兴双初审丨秦 桦终审丨姜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