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75年前的今天——1950年6月12日中国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应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而生今天是中国成立75周年 75年来,一代代二局人以“为人民修路、为人民造福”为己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感天动地的壮举和奋进不息的情怀淬炼出“开路先锋”特质;用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自觉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书写了“为国筑路、强我中华”的先锋华章。
岁月如歌,二局人已走过了四个历史时期。
今天,让我们通过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在岁月足迹中寻找“开路先锋”的精神脉络,在时光回响中锚定新时代的奋进航标。
第一个时期
(1950年-1980年)
从建局之初到建局30周年
1950年6月12日,(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在邓小平、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关怀下成立。二局先辈从贺龙元帅手中接过“开路先锋”旗帜,开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设工地,由此开启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历史,也开启了二局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建设征程。这一时期,在经济社会条件极为落后、施工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二局人在“开路先锋”旗帜的引领下,不讲条件、不计代价,以“战天斗地、舍生忘死”的壮志豪情,一次次顺利完成党和国家的重托,创造了一项项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开路先锋旗帜
——1950年6月15日,在成渝铁路开工典礼,邓小平、贺龙亲手授予老一辈二局人“开路先锋”大旗。这是“开路先锋”精神之源,是二局人的精神引领。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宝成铁路通车纪念章
——1958年1月1日,宝成铁路正式通车。建成第一条穿越秦岭的出川大动脉,终结了“蜀道难”的千年之叹。
30年间,二局人南征北战,相继建成了成渝、宝成、黔桂、内昆、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枝柳等铁路,构筑起了四通八达的西南铁路网,为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同时受命奉派出国,圆满完成抗美援朝,越南、老挝战后铁路修建,及最大成套援外项目坦赞铁路建设。期间,历经12个寒暑,以“平均每公里牺牲两位筑路人”的代价,用汗水和鲜血征服了外国专家断言为“筑路禁区”的成昆铁路,创造了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奇迹,奠定了三线建设、国防安全的重要基础;选派1万余人援建坦赞铁路,承揽全线一半以上施工任务,建成这条帮助非洲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自由之路”,在中非关系史上树起一座不朽丰碑,同时也为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封锁,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席之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成昆铁路列车车牌
——1958年至1970年,用12年的时间建成成昆铁路,创造了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奠定了中国铁路建设世界领跑者的地位。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援建坦赞铁路职工名册
——1970年至1976年,先后选派8115人共11326人次职工远赴非洲,修建当时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坦赞铁路,承担了全线50.27%的施工任务。坦赞铁路被誉为是一条帮助非洲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自由之路”、象征中非人民世代友好的“友谊之路”,在中非关系史上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这一时期,的命运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休戚与共,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任务紧密相连,自然而然地传承了二局人自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烽火年华带来的红色基因,形成了“为党分忧、为国开路、为民立心”的铁肩担当和报国情怀。
第二个时期
(1981年-2000年)
从建局30周年到建局50周年
这一时期,按照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走上市场经济探索之路,率先开始现代企业改革改制,从单一铁路市场跨入建筑业全产业链。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国家建设重点转移,铁路指令性施工任务锐减,作为铁路施工企业,二局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面对“找米下锅”的窘境。二局人站在时代的浪尖潮头,以登高望远的视野,主动寻找发展机遇,提出了“铁路施工我们是先锋,非铁路市场我们同样要当先锋”的市场开拓思路,瞄准铁路工程以外的广阔市场,改“大兵团”作战为“小分队”出击,从铁路大干线施工转向小工程承建,勇闯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经济特区,成为开发特区的第一代拓荒牛,继而走向全国建筑市场,从单一的铁路工程施工单位,发展成为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房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房地产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多元业务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率先跃入市场经济的大海,开启了新的扬帆远航。以勇闯市场的胆识,获得了新生,站稳了市场,1998年又成功改制,开创出企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深圳二总队在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出入证
——1981年4月,派孙永福、张培林等8人组成小分队挺进深圳市场,开始在特区的创业之路,成为开发特区的第一代拓荒牛。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二滩水电站左导流洞建设中使用的“安全哨”
——1987年,参建四川二滩水电站前期工程。其中,二局承建的二滩水电站左导流洞开挖最大断面628平方米,最高高度28.5米,为国内最大断面导流洞之一。
这一时期,坚持思想先行,确立了“立足铁路、面向社会、多元经营、振兴二局”的经营方针,“从严治局、艰苦奋斗、落实过硬、优质建路”的局风。所创造和展现的“衡广精神”“深圳速度”“外福作风”“南昆精神”享誉建筑市场,激励二局人建成了深圳第一家五星级酒店,衡广复线开中国铁路建设全段创优先河,建成当时国内最大断面导流洞二滩水电站左导流洞,承建的当时国内最长双曲拱铁路桥花溪大桥被选作国库券拾元券票面图案,参建广州地铁1号线涉足城轨领域,兰州银滩大桥跨黄河、丰都大桥越长江,多个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一时期形成的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先锋理念,顺应形势、优质高效的市场意识,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开路先锋”文化的内涵,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1988年发行的国库券拾元券
——1988年,承建的大湖铁路环线花溪大桥被国家选为国库券拾元券票面图案。花溪大桥是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双线曲拱桥,也是唯一全面采用无支架吊装法施工的双曲铁路拱桥。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川铁国际成立纪念银盘
——1992年11月,成立专业的外经公司川铁国际公司,完成了从“借船出海”到“驾船出海”的转变。如今,企业足迹已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个时期
(2001年-2020年)
从建局50周年到建局70周年
这一时期,历经股票上市、制定实施新发展战略、投资并购,向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发展金融、物贸等新兴业务,利用投融资优势持续做大规模。主辅分离、改制上市后,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发起设立了股份公司并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铁路施工建设“第一股”,建立了融资平台,一度成为中国中铁系统领军企业;二是业务范围实现了从施工业务到整个建筑业价值链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转变;三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实现了从国内到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转变;四是全力实施企业新发展战略,由单一施工业务发展为集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商业地产、基础设施投资、设计咨询、物流以及国际业务等七大业务于一体。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首任局长赵健民在建局5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稿
——在庆祝建局五十周年大会上,首任局长赵健民出席大会并致辞。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铁道建设报》报道股份公司上市专版报纸
——2001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28”,成为中国铁路建设行业“第一股”。
这一时期,一是战略敢“闯”,超常谋划运作。2002年,公司提出“以建筑业价值链纵向一体化为主,适度发展相关多元经营”的发展战略,将“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提供全方位建筑服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承包商和城市运营商”作为发展愿景,并上下一心,全力实施,企业发展规模实现快速提升。二是文化谋“闯”,勇于引领未来。2002年,公司改制后的第一次党代会正式确立“开路先锋”为企业精神。随后,公司提炼构建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形成了“竞争求生存、合作为共赢、创新谋发展”的经营理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最好的经营”的质量观;提出了“科技兴企”的科技理念,“重誉守约、诚信为本”的企业道德理念等。三是新领域敢“闯”,勇于进军多元。2005年,公司投资收购衡平信托,进一步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以广西兴六项目为起点,通过BOT、BT等模式,投资建设了多个项目,为行业积淀了丰富经验。2002年,公司聚焦以房地产为主的城市产业,从零星小盘转向一、二级联动的大盘运营。2012年,成立房地产集团,十盘联动,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国际业务承建的亚吉铁路和埃塞轻轨成为中国中铁体量最大的海外项目。物流业务聚焦品牌建设,埃塞项目成功探索出国际物资供应新路径。四是科技能“闯”,勇于成就领先。以承建京津城际为契机,企业在时速350km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及关键设备等方面,攻克了难题,掌握了高铁施工综合配套能力,研发的500米长钢轨“无缝焊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杭州湾跨海大桥1430吨“世界第一梁”的制运架技术,攻克“浅海滩涂区大型整孔箱梁的运输与架设”世界性技术难题。一批代表性工程享誉业界,彰显了企业底蕴和实力。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奖牌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视灾情为命令,举全公司之力,集结1万多名抢险队员,投入大型机械设备1000余台(套),成为第一支进入都江堰、绵竹、汶川等重灾区的企业抢险队,成功搜救383人,抢修铁路和公路60余公里,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亚吉铁路首发列车车票
——2018年1月,参建的亚吉铁路正式开通商业运营。亚吉铁路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第一条集技术标准、设备、融资、施工、运营和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标志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自觉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在各类抢险救援中勇当先锋。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为第一支进入都江堰、绵竹、汶川等重灾区的企业抢险队,成功搜救383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2010年玉树地震后,“跑步”进场参与灾后援建工作,创造第一家安摊建点、工程开工、主体封顶等六项第一,在玉树灾后重建中树立了不朽丰碑。
这一时期形成的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先锋特质和多元业态带来的思想解放、理念变革,加速了“开路先锋”文化的变革进程,为“开路先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企业对“开路先锋”文化理念体系、识别体系等基本要素进行固化,在全公司统一表述、统一阐释、统一建设“开路先锋”文化,文化自信得到极大提升。
第四个时期
(2020年至今)
从建局70周年至今
这一时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了“十年两步走”发展愿景,即: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25年末,让二局实现健康发展;通过十年的努力,到2030年末,让二局回归中国中铁系统第一梯队。沿着愿景方向,我们确立了“三强三优”目标,谋定了改革发展路径,持续推进“以激发人的活力为核心”的干部人才管理改革和激励机制建设、“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要素建设。聚焦驱动发展,凝练了“秉持客户至上、聚焦价值创造、永当开路先锋”核心价值观,并在其引领下阔步向前,形成了应对建筑市场“不确定性”的“二局方案”。通过系列改革措施,企业经营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更加规范、工程项目建造品质得到广泛认可、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公司领导班子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中铁“优秀二级企业领导班子”;公司获评“中国中铁2022-2024年度大商务管理先进单位”;企业改革经验被中国中铁在全系统推广。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奖牌
——2021年11月4日,国家隧道应急救援昆明队从全国1263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成为3支获此殊荣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之一。队伍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中老铁路通车纪念章
——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参与建设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的首个落地项目,是第一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并运营、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高质量完成中老铁路建设任务,自觉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
这一时期,胸怀“国之大者”,堪当国之重器,主动投身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二局力量。建成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那拉高速、我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国内最长单洞双线铁路隧道川青铁路德胜隧道,不断刷新中国基建新纪录;建成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单体工程深圳岗厦北枢纽,让“深圳之眼”成为城市新地标;推进国内最深、世界最长海底公路隧道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到达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最深处。中老铁路项目摘下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尼泊尔逊科西马林引水隧道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以一批彰显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工程不断擦亮“中国名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圆满完成地震救援、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昆明队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获得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高度认可。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开路先锋胸章
——70余年来,一代代二局人在与共和国共成长的峥嵘岁月中,接续创造了一个个气壮山河的恢弘奇迹,铸就了成渝精神、成昆精神、坦赞精神等12座历久弥新、永放光芒的精神丰碑。2024年6月12日,举行第六届开路先锋企业文化节开幕式,为12位开路先锋文化精神谱系见证者授予胸章。
▲见证企业发展的历史实物:2021-2023年度中国中铁“优秀二级企业领导班子”奖牌
——近年来,系统推进企业改革,形成了应对建筑市场“不确定性”的“二局方案”。2024年8月,公司领导班子获评2021-2023年度中国中铁“优秀二级企业领导班子”,企业改革经验被中国中铁在全系统推广,体现了中国中铁对近年来改革发展成绩的充分肯定。
这一时期,开展开路先锋文化提升工程,对历史上不同时期开路先锋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对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文化要素进行整合补充,总结凝练出开路先锋文化核心价值观,即:“秉持客户至上、聚焦价值创造、永当开路先锋”,以此引领企业改革发展。
——秉持客户至上,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客户,成就客户就是成就自己,赢得市场竞争必须争夺客户资源。要在成本管控上,为客户创造经济价值;在产品质量上,筑牢品牌价值的基石;在项目实施中,竭诚为客户提供更优方案;在持续服务上,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聚焦价值创造,鼓励人人争创优良业绩。聚焦价值创造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凝聚企业高质量发展动能的必行之策。我们突出价值循环链,以业绩为导向积极创造价值,以科学考核为手段正确评价价值,以奋斗者为本合理分享价值。
——永当开路先锋,涵养薪火相传的先锋特质。
永当开路先锋是光辉历史交予二局人的精神瑰宝、是时代之问赋予二局人的光荣使命、是存亡之道给予二局人的重要启示。我们坚决传承先锋基因,即:“艰苦奋斗、敢打敢拼”“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优质高效、勇创一流”“团结协作、和谐奋进”“忠诚担当、敬业奉献”
大道之行,行者无疆。站在75周年的新起点,以开拓世界的智慧与勇气,以承继先锋事业的拼搏与担当,以铸就大国匠心的坚守与自豪,正向着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阔步前行。
铁血青春,路魂永续;精神火种,代代相传。留住历史,就是留住文化的血脉,就是对先辈和历史的尊重。当前,历史实物和史料征集活动仍在火热推进,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发掘身边的宝藏,积极提供历史实物或相关线索,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办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摄影丨张鸿鹄编辑丨查忠明校对丨曾成娜初审丨魏 潘终审丨姜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