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致敬劳动者】海拔4500米的坚守与奉献

2025-07-10 11:30:56浏览:179 来源:吊车出租网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INTERNATIONALWORKERS' DAY致敬劳动者人物简介 王伟,男,中共预备党员,1988 年 10 月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八公司山南市浪卡子县道布龙至阿扎村公路工程 1 标段项目常务副经理。2012 年,他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自此开启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逐梦之旅。 高原上的脊梁致敬不凡,致敬平凡 2024 年 2 月,黄土高原出身的王伟毅然踏上征程,跨越千里路途,奔赴西藏,化身为一名无畏的高原建设者。彼时的他,从未涉足过高海拔地区,而命运的齿轮,就此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缓缓转动,开启了一段艰苦却意义非凡的奋斗篇章。 项目所在地浪卡子县, 海拔高达 4500 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60% ,宛如一座 “天空之城”。这里高寒缺氧、狂风肆虐、降雨稀少,且与内地相隔甚远。初来乍到,“高原反应” 如同凶猛的拦路虎,成为王伟必须攻克的第一道难关。剧烈的头疼如影随形,折磨得他难以入眠。 在最初至关重要的 72 小时里,他仅仅断断续续睡了不足 8 小时 。即便随着时间推移,身体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头疼仍会时不时地 “卷土重来”;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更是持续困扰着他,短短一年时间, 他的体重从 120 斤锐减至 100 斤 ;而气候的极度干燥,使得鼻塞流血也成了家常便饭。  除了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精神上的考验同样严峻。远离家人的孤独感如潮水般涌来,藏区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单调重复的自然景观,都曾让他陷入情绪的低谷。 然而,这位建设者的字典里从无“退缩”二字。在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阶段,面对与内地大相径庭的政策要求,他不辞劳苦,频繁穿梭于拉萨市、山南市和浪卡子县之间。有时一日之内辗转多城,在雪夜中驱车赶路更是常有的事。正是他这般的努力付出,为项目的顺利开工筑牢了坚实根基。在实际工作中,他主动扛起多项重要职责,无论是现场安全质量及环水保管理,还是内外部协调、计价支付等业务,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工作之余,王伟始终牢记社会责任,与当地藏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积极响应国家对藏区以工代赈的倡议,在项目建设中大量启用当地人工及机械设备,不仅有力推动了农牧民就业增收,还营造出和谐稳定的施工环境,项目建设期间未发生任何影响稳定的事件。考虑到项目沿线村落进村道路崎岖不平,多为砂石路面,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主动对道路进行平整,并铺筑水稳层,这一善举赢得了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广泛赞誉。当看到藏民们步行进出县城,最远行程可达 50 公里时,王伟毫不犹豫地带领项目部人员,用办公车辆顺路捎带藏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善举,却如温暖的阳光,照亮了藏民们的心。 跨越山河的坚守 回溯王伟的建设生涯,自 2012 年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进入中铁大桥局以来,他的足迹遍布了祖国大西南。从厦蓉高 速的飞虹跨江,到云南麻昭高速的险峻攻坚,到成都天府机场高速的现代腾飞,每个项目都见证着他的成长。 在云南镇七高速公路筒车河特大桥项目中,王伟凭借专业与创新,攻克施工难题。该桥为 90m + 3×180m + 90m 连续刚构桥,地处陡峭河谷,岩溶发育、高墩大跨。他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优化方案:设计通用托架,依据现场材料,经计算仅加工 24 个,便完成 6 个主墩横梁、8 个 0# 块及 4 个边跨现浇段周转施工;统一规划模板,主墩承台模板设计时兼顾引桥及主梁尺寸,加密螺栓孔实现错位拼装。同时建立使用台账,实时跟踪周转安排,保障模板完好,最终模板周转率超 90%,周转达 3 次以上。 2025致敬劳动者 在雪域高原的星空下,王伟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汗水浇灌梦想。这位新时代的建设者,正以钢铁般的意志与炽热的情怀,在 “世界屋脊” 书写着属于奋斗者的壮丽篇章。 END本期编辑:崔迎旭本期图片:王   伟 本期审核:刘方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弘扬劳动之美 绽放青春光芒 | 公司各单位开展 “庆五一、贺五四” 系列活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