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致敬劳动者】坚守一线 实干担当

2025-07-10 11:30:07浏览:151 来源:吊车出租网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INTERNATIONALWORKERS' DAY致敬劳动者人物简介 林细弟,男,中共党员,1988年10月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八公司副总工程师、高原铁路大渡河桥项目总工程师。2011年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先后参与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渝贵铁路新白沙沱大桥、成都天府机场高速、高原铁路大渡河大桥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编写、施工设计、科研创新等技术管理工作,多年来坚守一线,业绩突出。曾获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铁大桥局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业主单位“三保之星”、联创共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拒绝躺平 请缨上高原致敬不凡,致敬平凡 “从学校走入社会,不是一到工作岗位,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定位在哪里。但如果图安逸,人就废了。”林细弟说到。在大桥局很多经验丰富的前辈和导师带徒机制双重推动下,林细弟在从大学毕业后在东水门大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一线施工现场不断深耕,通过个人努力成为了 中铁大桥局 八公司最年轻的“明星”项目总工,技术强、负责任、敢担当、好相处成为了他的标签。2020年底高原铁路大渡河桥项目中标,公司上下掀起了一股“选优配强”上高原铁路的热潮,林细弟一听了公司承接了高原铁路这一政治意义大、技术难度高、施工标准严的世纪性战略工程后,本可以在成都项目收尾躺平的他心想“世纪性工程必定有我,参建高原铁路大渡河桥项 目必定能实现建桥报国和个人能力提升的双目标”,毅然向公司申请调入大渡河桥项目工作。 参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效果图 技术攻关 解决实际问题 自调入高原铁路大渡河桥项目以来,林细弟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对全线规划建设提出的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科学规划、技术支撑、保护生态、安全可靠”总体思路,坚守建设一线,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针对交叉施工问题,坚持施工预演,对成都岸桩基、主塔、钢梁、主缆等关键施工点位、环节,牵头组织施工预演,对施工方案、资源准备情况进行施工前集中梳理,明确各部门施工过程中任务清单,将绝大部分施工阻碍消灭在施工前。过程中针对现场技术难题及时研究并组织各方进行商讨,先后解决了成都岸3#墩主塔桩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质注浆、隧道锚开挖进度缓慢、隧道锚锚塞体混凝土向下输送难、3#墩主塔抗震型钢安装难、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难、下横梁支架及横撑安拆风险高、钢梁顶推施工慢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为成都岸隧道锚、3#墩主塔以及成都岸边跨钢梁等全部工点较施组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其中主塔更是提前近6个月封顶、猫道提前10个月安装完成,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真正实现了用技术优势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在施工生产中实现了技术支撑、确保了安全可靠。 在施工现场钢筋车间检查主塔施工所需钢筋质量 主动担当 坚守施工一线 因项目施工实际和人员配置原因,现场管理“点多人少”成为了常态,面对“无人可用”局面,林细弟主动请缨担任高原铁路全线第一个开工的钢梁结构(成都岸边跨钢梁)现场施工负责人,从总工摇身一变现场经理,将办公室从管理驻地搬到钢梁架设现场,从“坐班”变成了早出晚归,一守就是半年,直到成都岸边跨钢梁全部架设完成。在成都岸边跨钢梁架设的半年时间里,因为担心这个“全线第一”砸在手里,林细弟除了睡觉都在现场坚守,从施工准备阶段的方案编制、技术措施选择、资源准备到实施阶段的杆件吊装、高栓质量控制、钢梁顶推施工优 化全过程均亲自严格把控,并组织编制边跨钢梁架设从进场验收到节段拼装全过程工序卡控要点87项指导作业队伍按图精细化施工,最终成都岸边跨6300余吨钢梁较计划提前2个月全部顺利架设顶推到位,各类构件总共872个安装合格率100%。其负责的成都岸边跨钢梁作为全线桥梁钢梁建设首件工程,由建设单位组织了专项桥梁施工观摩会,被相关参 建单位观摩学习,获得业主高度评价,极大提升了大桥局在桥梁建设领域企业影响力。 为全线各标段段观摩人员讲解钢梁拼装过程 创新工艺 赋能施工生产 自高原铁路大渡河桥项目开工以来林细弟和项目技术团队成员针对施工现场技术需求,围绕现场生产的重难点工点工序,从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质量及效率出发,主动创新和应用新工艺,积极响应建设单位四小四新和试点示范要求,先后参与设计了参与设计和改进了钢护筒翻转台座、钢筋笼精确定位快速下放平台、隧道锚智能出渣小车、智能调平小车以及预应力锚杆钻锚一体机、第三代数控伺服定扭矩电动扳手等设施设备;形成了边跨钢梁顶推反力装置及横向纠偏措施优化工艺、隧道锚钻爆法开挖快速出渣工法等一系列工艺工法,参与研究的“隧道锚智能出渣设备、防风抗风智能爬模”更是顺利通过铁道学会首台套鉴定其相关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林细弟累计牵头完成四小四新17项,3项被评为优秀,并被全线组织推广;累计完成试点示范15项,5项评为优秀,全线观摩学习;目前完成专利申报32项,已授权13项,完成工法申报7项,其中省部级工法3项,形成的系列的工艺工法技术等为施工生产过程中提速度、增效、保安全、保质量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参与研发的隧道锚智能出渣设备实体图 2025致敬劳动者 十余年来,林细弟在工程项目施工一线,始终不忘初心使命,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以严的标准贯穿工作和生活、以和的方式团结职工群众、以实的作风做好党员表率,从东水门大桥到世纪性战略工程完成了个人的华丽蜕变。同时也始终致力于推动参建项目安全快速优质建设,在企业改革发展、提质增效的进程中充当先行者,以个人实际行动践行劳动精神。 END本期编辑:曾   诚 本期图片:林细弟本期审核:刘方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大桥局八公司【工程节点】全线首个!宜涪高铁重庆段站前6标项目顺利通过业主开工标准化评估验收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