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八公司INTERNATIONALWORKERS' DAY致敬劳动者人物简介 王勇,男,中共党员,1989年8月出生,
高级工程师, 现任陶家隧道项目副经理。2012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专业,先后参与了渝贵铁路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云计算道路二期、陶家隧道等工程建设。多年来坚守一线,曾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重庆市建协QC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锐意开拓彰风骨 躬身笃行践初心
致敬不凡,致敬平凡 2013年5月,刚参加工作的王勇来到了渝黔铁路土建1标项目部,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跳蹬镇,其中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是重庆至贵阳快速铁路重要过江通道,他扎根施工一线,从测量组、工程部部员、现场技术员,到工区技术负责人,逐步成为项目骨干。
施工攻坚
在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施工期间,面对长江艰险,他和技术团队攻克特殊水文地质环境下的深水基础施工难题,实现主墩桩基与钢管桩平台支架桩基精准定位,严格控制桩底沉渣厚度,灌注桩基时,紧盯到场混凝土质量,严格控制了I类桩基比例。为赶在汛期前完成水上施工平台搭建,技术团队同甘苦、共进退,跟着前辈师傅们学习,深入工地查看每一个角落的质量,最终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后续主桥2号墩施工围堰、主墩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参与的《双层六线大跨度重载铁路钢桁梁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科研课题,曾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参建的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效果图
陶家隧道是重庆市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战线长、建设协调难度大。2021年,王勇作为项目副总工,牵头完成了市政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策划书》、《施工调查报告》、隧道和路基等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等工作,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施工保障。
在建的白彭路立交主动担当 坚守施工一线
项目现场面临“管理点位多、人员配备少”的挑战,2022年5月,在人员调配困难时的紧要关头,王勇挺身而出,主动担责,毅然奔赴生产一线,先后分管项目一工区、二工区,其分管的工区包括2座立交,水电气讯和新建雨污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管网纵横交错,涉及分包队伍众多,是整个项目最为复杂、工期最为紧张的区段。
在施工现场把控关键节点
2024年底,王勇为了按期完成业主下达的工期目标,详细做了“两图一表”,将施工任务清单化,组织项目领导、相关部门、工区管理人员、施工队伍召开专题会,签发施工任务“军令状”,确定各个节点目标落到实处的各种前置条件,包括人材机组织、各产权单位的协调配合、技术支持等。
施工过程中,多次与项目主要负责人积极汇报推进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王勇每日组织项目主要部门负责人、管理团队、各个分包队伍召开现场碰头会,责任到人,工序细致化,逐一破解技术和管理难点。最终,各关键节点任务均顺利完成,为快速推进该项目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业主、监理及行业主管部门高度认可。
职业精神与行业担当 王勇除了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外,还负责项目管线迁改工作,针对白彭路立交附近新建和既有综合管网、水电气讯等管线的错综复杂位置关系,协同项目技术部门将各种构筑物及管线与原始地貌图绘在一起,逐一标注出来,通过BIM建模软件进行空间布置和施工时序模拟,既避免了管线迁改的相互制约,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在建的白彭路立交效果图
2025致敬劳动者 十余年来,王勇以路为尺,丈量人生,以桥为杆,身正为范。平凡的路桥人王勇,从朝阳升起到夜幕降临,他的身影一直在施工一线闪耀。他坚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以工程脊梁扛起重任,用实干兴邦精神,矢志不渝完成工程师的使命。
END本期编辑:范云芳本期图文:王 勇
本期审核:刘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