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八公司5月28日,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石沱长江大桥5号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后续主梁架设及斜拉索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1项目介绍 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铁自重庆枢纽引出,沿长江串联起巴南、涪陵、丰都、忠县、万州等地。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全线桥梁、隧道占比高达86.76%。
石沱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渝万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由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管理,中铁大桥局承建。该桥主桥全长1056米,主跨608米,北岸5号主塔高234.9米。
石沱长江大桥为公铁同层分幅混合结合梁双联塔斜拉桥,608米的主跨为
世界最大公铁合建同层分幅混合梁斜拉桥跨度;桥塔最高达253米,为
世界最高双联主塔。此外,该桥还是
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合建双联塔,
世界首次采用公铁同层分幅主梁。
02技术攻关 破解难题 中铁大桥局石沱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李正清介绍,大桥开创性的结构不仅“吸睛”,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在主塔施工中,项目部采用了主塔施工使用了集模板系统、爬升机构、安全防护、操作平台、养护设施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重型液压爬模系统。系统配备了“智能大脑”,通过安装感应器、智能检测等手段,实时监控爬升过程中设备的同步性、油缸压力、爬升速率等各项参数,保障主塔施工安全质量。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中铁大桥局还开展了非对称双联塔施工技术研究、钻石型双联塔与公铁同层分幅主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技术研究、公铁同层分离式混合梁斜拉桥虚拟建造及智能建造集成技术研究等一系列技术攻关和科研创新,以解决施工过程中面临的线型控制、应力控制、施工组织、特殊地理环境影响等诸多技术难题。
03智能建造 绿色施工 石沱长江大桥主塔属超高结构体,整个施工过程周期长、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受环境条件影响大。参建单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探索桥梁智能建造新技术,采用?BIM+GIS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搭建了国内最先进的桥梁智能建造管理平台,实现了数字孪生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赋能桥梁建造安全、质量、进度、环水保管理;针对双联塔塔吊群作业,采用BIM+GIS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融合搭建塔吊群安全管理系统,减少塔吊间作业相互干扰,提高吊装效率,大大降低相互碰撞风险。此外,该项目还积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少破坏、早恢复”的原则,减少工程动土,尽早恢复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创建绿色工地,石沱长江大桥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截止目前,渝万高铁石沱长江大桥5、6号主塔桩基、承台、塔座施工完成,5号主塔封顶, 6号主塔预计于8月封顶,边跨混凝土梁以及铁路引桥正在施工中。
项目意义 新建重庆至万州高铁正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通车后,将有力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期编辑:刘 阳
本期审核:朱留洋 谭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