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五一特辑丨扎根工地“淬炼成钢”——中铁七局三公司职工刘飞荣获2024年度“柳州工匠”

2025-07-10 11:23:42浏览:207 来源:吊车出租网   
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柳州工匠自2022年起,柳州通过法定程序将每年4月26日设为“柳州工匠日”,以一城之名致敬工匠。 经过前期基层推荐、专家评审、组委会审定和社会公示,4月26日晚上20:00,柳州市总工会在市广播电视台举办了“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5柳州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柳州企业日”“柳州工匠日”特别节目,30位获评2024年“柳州工匠”荣誉称号的技能人才参加了此次活动,中铁七局三公司永柳高速项目职工刘飞光荣在列。 刘飞,男,1986年9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中铁七局三公司永柳高速公路项目总承包部二分部执行经理,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十五载,他始终扎根一线,从技术“小白”到独当一面的行业精英,他用汗水浇筑成长,用担当突破极限,在7个铁路、公路项目建设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新时代基建人的标杆。 扎根一线 在工地上“淬炼成钢” “工地是最好的课堂,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刘飞说。初入公司,面对施工现场的风餐露宿,他从最基本的工程测量干起,每天扛着仪器跋山涉水,白天进行现场测量、晚上伏案整理数据,刻苦钻研,仔细研究施工图纸,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会立刻向同事请教,并整理成自己的 施工“问题笔记”,日积月累,积累了扎实的一线施工经验。 2016年,担任温州市域铁路项目技术部部长的他遭遇了沿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难题,桩基深度长、数量多、桩径大,施工难度堪称“地狱级别”。为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他开启“超长待机”模式,对现场进行详细调查,严格把控每道工序,与各部门密切沟通调度,连续多日坚守施工现场,累到嗓子沙哑仍不肯休息。凭借这股拼劲,他不仅保证了每根桩基质量合格,还将工期提前一个多月,为项目顺利推进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攻坚克难的经历,为他后续的技术创新和项目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2021年,投身广西永柳高速公路建设的刘飞,面临山区高风险、工期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他吃住在工地,详细踏勘现场,规划便道、建设场站,每天拨打百余通电话,奔走于各个工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管段内路桥隧施工有序推进,永柳高速项目部在2024年斩获“9个第一”的佳绩,被业主赞誉为“铁军”。 开拓进取 在实践中向“新”而行 工作中,刘飞始终保持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敏锐度。2018年,他大胆创新,打破传统高速公路箱梁预制施工工法,研发出流水化施工生产工艺,大幅缩短了箱梁预制周期;2019年,他带领团队创新盖梁骨架整体加工及安装技术,探索出新型桥梁盖梁顶部施工安全临边防护装置,在公司多个项目推广应用。此外,他主持发表的QC课题多次获奖,主责撰写的施工工法荣获中国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河南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用创新成果推动行业发展。 精细管理  在蜕变中“双向奔赴” 他把每一分钟都钉在工地上,把每一份责任都扛在肩上。如今,成为项目领头羊的刘飞,既注重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更主动发扬“传帮带、干中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从一名技术员一步步成长到今天,他说,“很庆幸自己进入中铁这个大家庭,很感谢工作中的好师傅、好领导教会了我什么是大国交通,什么是‘责任’。我也一直持续发扬着这种传帮带的好传统。”他带徒弟,不仅教他们看图算量,更以身作则,用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年轻同志,教他们“热爱”,教他们“较真”。工作十余载,刘飞带出了16个技术主管、3个工程部部长,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五年栉风沐雨,刘飞以大地为卷,以汗水为墨,用测量仪器丈量责任,用混凝土浇筑匠心。他与无数筑路人一起,将工匠精神镌刻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基建人的担当与荣光。而“融安工匠”“柳州工匠”等荣誉,更是他奋斗路上闪耀的勋章,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基建事业,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END来源:工会工作部、永柳高速项目部 编辑:工会工作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七廉润心强根基 家廉护航启新程——中铁七局三公司2025年廉洁文化月活动亮点纷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