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三公司珠肇高铁回龙特大桥跨规划肇明高速连续梁全部合龙
6月9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珠肇高铁项目右线回龙特大桥跨规划肇明高速连续梁顺利合龙,至此该大桥左右线两座跨规划肇明高速连续梁全部合龙,广湛、珠肇高铁交汇并行路口最后堵点成功打通,为珠肇高铁珠三角机场站方向箱梁架设任务稳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双线回龙特大桥位于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境内,
包含两座跨规划肇明高速连续梁,
是珠肇、广湛高铁交汇并行“交叉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桥右线采用(60.75+100+60.75)米结构连续梁,上跨规划肇明高速公路和广湛高铁,于广湛高铁右侧并行直至进入珠三角枢纽机场站。该路口桥梁上跨穿插结构复杂,三线交叉施工,作业面狭小,安全风险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为项目控制性工程。右线连续梁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团队精心策划、科学施工,经过比选采用“型钢立柱+加强型贝雷梁”一跨式梁柱结构支架方案,规避了高墩落地支架安全风险,全方位保证了施工作业安全。同时,为了降低线路轨面高程并满足广湛高铁架桥机通过要求,设计采用隐式盖梁门式墩结构,盖梁与箱梁一体化浇筑施工。(余立明)
西十高铁项目无砟轨道首件顺利浇筑
6月7日,西十高铁项目无砟轨道首件顺利浇筑,标志着该标段轨道施工进入标准化、模块化推进阶段。
该项目无砟轨道采用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技术,施工过程中采用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效实现了轨距误差小于
1毫米、轨向偏差小于2毫米的行业领先标准,同时综合获得了浇筑前
TQI值0.956,浇筑后TQI值1.559的良好轨道质量指数,为确保列车在复杂山区的平稳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在全过程施工中通过
BIM 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整参数,确保道床板混凝土一次成型,几何尺寸零缺陷。面对秦岭生态区地形复杂,交叉施工频繁,项目团队还积极联合西成公司、相关科研单位展开技术攻关,采用自动化精调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准控制轨道线形,同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升结构耐久性,确保了此次无砟轨道首件浇筑的顺利完成。(李平平)
深圳地铁22号线项目黎光站装配式首块顶板混凝土浇筑启动
6月1日,深圳地铁22 号线项目黎光站装配式首块顶板混凝土正式启动浇筑,项目装配式车站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为后续拼装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装配式车站施工的顺利推进,该项目成立了由项目经理牵头,整合了设计、生产、施工等核心力量的“攻坚工作专班”,先后召开
推进会、工艺研讨会及工装设备洽商会40余次,并
2次赴兄弟单位进行观摩交流,优化形成了“智能龙门吊
+拼装台车+ 操作平台”的模块化施工方案。该方案创新采用一套智能施工系统服务黎光站、库坑站两站的“两站共享”施工模式,通过智能门吊实现顶板、侧墙等构件毫米级定位,拼装台车完成中板精准就位,操作平台辅助顶板张拉作业,较传统工艺预计缩短工期
10%。后续,项目部将按计划开展构件养护和质量检测,确保今年
9月拼装首环时无缝衔接。(张月芳)
杭州地铁15号线15标项目部一季度“立功竞赛”获佳绩
6月3日,杭州地铁15号线15标项目部在15号线17家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获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立功竞赛”
2025 年一季度考核第二名,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此次 “立功竞赛” 旨在提升地铁建设的质量、安全与效率,竞赛启动以来,项目团队迅速响应,将
“足智多谋见成效、立足岗位做贡献
” 的精神融入项目建设。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工期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项目团队群策群力,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质效,新型钢支撑伺服系统、新型高强塑合金声测管、专门固定钢边止水带装置、折叠式基坑护栏等创新应用,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中众多安全风险因素,提升了施工效率;
“党员身边无违章”、“一周一主题”隐患排查治理,
定期安全培训、高频次现场巡查等举措,织密了安全防护网,
竞赛期间实现了安全 “零事故”、质量“零缺陷” ,一季度顺利完成了康桥站二次交改打围和龙腾街站基坑开挖施工。(刘福祥)
西渝高铁水磨村大桥7号墩0号块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
5月29日,西渝高铁项目水磨村大桥
7号墩0号块混凝土顺利完成浇筑。水磨村大桥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天和镇水磨村,全长
312.97米,跨水磨溪及县道X508,是西渝高铁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此次浇筑的
7号墩0号块,是(32+56+32)米连续梁上部结构施工的起始部位,对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为确保浇筑顺利,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和论证,对作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速度、振捣质量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经过连续
12小时的紧张施工,7号墩0号块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吉晨曦)
本桓高速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成果
5月29日,本桓高速项目威宁互通枢纽工程威宁互通
B、C匝道钢箱梁上跨铁路顶推施工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威宁互通涉铁工程B、C匝道钢混组合梁(34m+55m+34m)以钢箱梁的形式跨越本桓铁路,桥梁全宽均为
15.68米,采用边跨吊装,中跨顶推,此次跨铁路中跨顶推钢箱梁全长
65米,总重量达740吨。在每日仅有的4 小时铁路封锁时段内,完成跨铁路钢箱梁顶推施工,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和高效的执行力,更需对安全风险的高度警惕和精准控制。施工采用步履式顶推技术,借助步履式三维千斤顶与计算机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对钢箱梁进行精确的竖向提升、水平推进以及侧向调整,经过反复的“顶升、推进、纠偏、回落、重复”作业,圆满完成了顶推任务。(闫凤)
津潍高铁项目相继完成重要施工节点
5月25日,继黄骅特大桥跨黄赵公路连续梁顺利合龙后,津潍高铁项目再迎重要施工节点——
黄骅特大桥跨黄石高速连续梁顺利合龙,
圆满完成了业主下达的节点工期,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黄骅特大桥跨黄石高速连续梁主跨
80米,总计10 个节段,是制约相邻标段箱梁架设的关键性工程。该连续梁跨越既有黄石高速,车流量密集、安全风险高、工期压力大。自
2024年9 月开始零号块施工以来,项目团队科学组织,积极协调,严格落实施组方案,强化现场各工序盯控和检查验收,克服了冬季施工和春节后复工复产的不利影响,确保了控制性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圆满完成了节点任务。此次连续梁顺利合龙不仅验证了复杂环境下大跨连续梁施工的技术可行性,更助力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津潍高铁建成后,将串联环渤海经济圈,缩短京津冀与山东半岛的时空距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冯毅)
珠肇高铁项目首段无砟轨道底座板浇筑完成
5月24日,珠肇高铁江机段首段无砟轨道底座板顺利浇筑完成,项目建设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
珠肇高铁采用CRTS 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从下到上由底座板、隔离层、道床板、轨枕、扣件、钢轨组成。为确保底座板浇筑质量,项目部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成立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攻关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细化施工流程,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盯控,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难题,严格把关各道工序,有效保障了底座板首件浇筑质量。
作为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
350 公里高铁,珠肇高铁建成后,将串联江门站与珠三角枢纽机场,实现轨道与航空无缝衔接,沿线珠三角主要城市间均将实现
1小时通达,对落实广东省交通强省建设要求,加快构建“
12312”出行交通圈具有重大意义。(余立明)
来源:珠肇高铁、西十高铁、深圳地铁22号线、杭州地铁15号线15标、西渝高铁、本桓高速、津潍高铁项目部
编辑:马珂娇主办: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