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全球之最”海上风电平台 顺利拖航出港

2024-08-15 11:05:24浏览:122 来源:中国电力网   
核心摘要:近日,广州港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广州港拖轮公司成功完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整机一体化拖带出海任务。  据悉,明阳天成号”从广州南沙港池出发后,沿着广州港出海航道驶入珠江出海口,前往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  拥有多项全球首创  公开资料显示,明阳天成号”由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两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

  近日,广州港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广州港拖轮公司成功完成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整机一体化拖带出海任务。

  据悉,明阳天成号”从广州南沙港池出发后,沿着广州港出海航道驶入珠江出海口,前往广东阳江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场。

  拥有多项全球首创

  公开资料显示,明阳天成号”由全球海上风电领军企业明阳集团自主研制,两座塔筒呈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总容量达到16.6兆瓦,相当于7个标准化足球场,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其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

  明阳天成号”如同海上的一座绿色能源工厂,每年预计可发电5400万度,足以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1年的用电需求,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明阳集团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明阳天成号”其浮式基础为全球首次采用抗压能力达到115兆帕以上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这种混凝土材料强度达到普通混凝土的四倍左右。

  此外,浮筒采用的玻璃纤维外壳+XPS芯材+防护涂层材料”方案亦为世界首创,突破了传统浮筒采用纯钢结构或钢混结构的限制。翼型双塔筒、双主机、双风轮的设计,以及拉索系统的应用均为全球首创。

  此次拖带护航作业面临诸多挑战,浮式风电平台整机拖航出港在广州港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和历史数据作参考。此次成功拖带,不仅体现了广州港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更为海上风电开发、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做出重要贡献。”广州港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近年来,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正加速发展。根据招商银行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各省市先后发布的海风十四五”装机目标约55GW(吉瓦),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装机26.88GW,剩余28.12GW,实现规划装机目标存在一定难度。结合目前项目进展及十四五”装机目标,预计2024年与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量为10GW和13GW。

  据悉,海上发电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海上风电运营商、海上风电工程施工企业及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截至2023年底,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中广核累计装机容量分别为5.63GW、5.46GW、5.19GW、4.66GW和4.32GW,前五大海风开发集团累计装机占比达67%。

  Gangtise投研预计,未来2年至3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规模维持相对高速增长的状态。同时,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将迎来海风密集开工的周期,行业内公司各环节的项目订单交付水平将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海上风电单体项目投资规模增大、装备设计制造要求提升、工程作业难度和风险提高,对海上风电产业链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性要求,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中国海上风电长期发展空间广阔,将成为我国能源系统装机增速最快的主体之一。海上风电建设呈现出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发展趋势。”招商银行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韩倩婷表示。

  韩倩婷还认为,2025年后深远海风电项目将成为主流。十四五”时期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主要海域仍为近海海域,这一海域资源已日益趋紧。十五五”时期近海场址资源将开发完毕,未来国内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将主要位于深远海。

  来源:证券日报记者 李雯珊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风力发电)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沧冷公司-HD-2024-042&天津大沽化&设备、配件维修-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改造项目项目公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