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en's DAY
女性的美,色彩斑斓
温柔是美,坚韧是美,优雅是美
在小编眼里
有一种美,更耐人寻味
那就是——
爱岗、敬业
今天
小编要为大家展示一下
身穿铁路制服的小姐姐有多美
用心
制服之美,美在精神
服务之美,美在用心
她们,是铁路的“疾控卫士”,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守护。
潘蕙笙所在的广州铁路疾病控制中心理化实验室,主要负责铁路管内生活饮用水、废水的安全检测。
她们是大家最熟悉的“动姐”,“气质佳、颜值美、才艺精、纪律严”是她们的代名词。美丽绽放的背后,是辛勤与汗水的付出。她们用微笑感染他人,用服务温暖旅客,动车穿梭不停,动哥动姐的服务也不会停……
陈湘雅是其中一员:“寒冬终将过去,希望就在眼前,让我们静待春暖花开时!”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动姐”们可能没有医护人员那样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事迹,然而,不可忘却的是她们默默逆行,以单薄的身躯,挺起了铁路大动脉畅通的脊梁。
谢亚芬是一名列车长。“疫情期间,虽然有担心,但是动车组 吊装,只要一穿上制服,我便能坚守岗位。”
她们,守护着旅客的安全出行,也守护着一座城市的大门……岗位在这,她们便始终在这。
李简希是虎门站一名客运员动车组 吊装,在用心对检票口闸机显示屏进行消毒……
熊梧含是深圳北火车站售票车间售票员,她在票厅为旅客办理疫情期间的车票改签。
精准
制服之美,美在品格
技能之美,美在精准
她们是铁路通信“超级接线员”。传输数据稳定、无线通信正常、调度电话正常……她们负责维护的系统种类繁多,24小时不间断维系铁路正常通信。
刘雪芹便是广州通信段技术支持中心的一名通信工,担负铁路通信设备的维修管理。
信号设备是火车的“眼睛”吊车公司,信号工被称为“铁路眼科医生”。
赖慧琪是广州电务段广州南高铁信号车间的一名信号工,担负着高铁信号设备巡视检测分析。专业而专注的她,有一种别样的知性气质。
“动车医生”是动车组机械师的别称,担负动车组运行检修、乘务及故障处理。
张梦静是广州南动车所“女子整治小组”组长,“女子整治小组”由27名女职工组成,平均年龄不足23岁。
她们发挥女性的细心、耐心等优势,把各项工作做得十分“精致”,高质量完成了动车组上部服务设施整治任务。
“女探花”来了!她们是给机车做“B超”的探伤工,负责对机车车钩、机车走行部等零部件进行探伤。
罗欣律就是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的一名“机车医生”。
她们被称为“铁路空姐”!她们驾驶着数吨重的电动起重机(俗称“天车”)在高空中的固定轨道上来回穿梭,进行机车和车辆的日常检修配件分解和组装的吊装工作。“稳、准、快”是衡量天车司机的作业标准。
姚凯丽是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天车工,正在检查天车制动器。
机车电工是负责对机车电气装置进行维护、检修、调试的人员。如果你觉得这些摆弄仪器设备的工作通常是男性的兴趣所在吊车出租,那你就错了。
罗宇莹是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的一名女电工,正在检修机车防火监控系统主机的她,细致和精准一点不输男性。
钳工,在很多人眼中这都是男人独霸天下的领域。可是在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有这样一群不输男性的女钳工,让大家打破了固有的成见,她们身怀绝技,技艺精湛。
罗琼正在检修电空制动控制器。
敬业
制服之美,美在拼搏
职业之美,美在敬业
历经寒暑春秋苦,百炼成钢心更纯。作为常年坚守在一线,与烈日和汗水打交道的线路工,“线路女医生”是对她们的别样称呼。
陈晔是广州工务段广州线路车间线路工,与其他女生不同,她少了些许娇柔,多了几分坚韧与刚强。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确保火车司机和乘务人员准点出乘,有一群人提供专业的“叫醒服务”。她们不分昼夜,专治赖床、拖延症,分分钟告诉你什么是地表最强“叫醒服务”。
李思婷是广州房建公寓段广州南行车公寓的叫班员,除了出乘叫班服务,她还负责前台乘务员住寓接待,疫情时期还要保证行车公寓环境消毒安全。
她们的工作是要保证每一件货物安全、准时无误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邓颖晖是广州货运中心大朗物流车间货运员,负责了解现场股道存车及货物装卸进度,了解装卸劳力、货区货位运用情况等工作。疫情期间她用自己的行动与坚守,默默地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怎么样?
她们称得上工装女神吧
其实
她们的美可不仅仅因为穿上工装
更多的是穿上工装时
眼神里透露出的满满的责任
你喜欢哪张工装照
欢迎给小编留言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出品
策划、文字:邱育莲 赵岳
图片:谭亮 林浩 朱本伟 明绮清 郑乐英 宋文帅 邓洁 陶蔚 唐达 李智禧 韦加恒 李雯 张茜茜 范文静 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