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金融》特约撰稿人孙建庚(来自巴黎)
一提到法国电影,年长的读者会立刻想到路易斯·德·富内斯主演的《虎口虎口》和阿兰·德龙主演的《佐罗》。到了80年代,这两部电影几乎成为了中国观众心目中法国电影的代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法文化交流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法国电影被中国年轻一代所熟知,如《天使爱美》、《芳芳》、《两个小不猜》等。 ”。
法国电影文化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部电影诞生于这座“艺术之都”。然而,随着美国好莱坞电影在 1980 年代席卷全球,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电影业也受到重创。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电影业更是雪上加霜法国电影业,“头号”法国也未能幸免。不过,得益于法国新老电影人的不懈努力、无数热爱电影文化的法国观众的“帮助”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2010年法国电影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多家媒体将 2010 年称为法国电影创纪录的一年。
近日,法国国家电影动画中心(CNC)发布的2010年年度报告让人们看到了法国电影从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复苏的曙光。据报告统计,2010年进入法国电影院的观众人数再创新高。2009年之后,影院观众人数连续第二年超过2亿。全年总观众人数2.060亿分布在法国2050家电影院观看电影,创下自1967年以来的记录(电影院观众达到11亿人)。法国《世界报》称这一数据的结果“几乎令人难以置信”。因为时不时吊车出租,在1960年代,电视还没有占据影视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当时还没有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同时数据显示,2010年法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5.6%,超过13亿欧元。
相比之下,邻国德国的情况要糟糕得多。2010年德国的总票房收入仅为8.840亿欧元,比2009年下降了7%。这仍然是平均票价上涨到8.@7.的时候41 欧元;电影观众总数也缩水到1.19亿。2010 年,作为世界电影业“最大”的美国,剧院观众数量下降了 5.4%。
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低迷”的不利情况下法国电影业,法国为何脱颖而出?
文化艺术积淀是坚实的基石
不难理解,法国有着灿烂的艺术文化传统,被视为“第七艺术”的电影深深植根于法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之中。1895 年 12 月 28 日,法国里昂的摄影器材制造商 Lumière 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大型咖啡馆放映了他们的第一部短片《工厂之门》和《工厂之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诞生的日子。
法国电影过去120年的历史见证了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印象派、前卫派、现实主义和随之而来的“新浪潮”的发展之后,法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本土电影文化艺术至上(而非利润至上)。法国有很多电影节,几乎每个法国中等城市都有自己的电影节。在法国,每周至少举办一个电影节。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自然是享誉全球的戛纳电影节。
“青春浪潮”延续性强
每年五月,全世界影迷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法国里维埃拉的戛纳,尽管五月初的“拉登事件”以及随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的“性丑闻”,降低了公众的注意力。不过,今年的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依旧星光熠熠,法国电影亮点纷呈。在电影节主要竞赛单元的20部影片中,有8部是法国电影或与法国参与的合拍电影。包括以老一辈法国电影导演阿兰·卡瓦利埃为代表的新作《帕特》,尤其是男演员让·杜雅尔丹和年轻的女导演迈文为代表的新一代法国青年电影人最终获得了“棕榈树”奖,这是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法国国家电影动画中心(CNC)主席埃里克·加朗多(Eric Garandeau)称其为“法国电影青年潮的爆发”。
无独有偶,在6月6日至11日在风景秀丽的法国东部安锡市举行的第51届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这位年轻的法国导演不仅获得了动画长片和短片单元。被誉为“动漫界奥斯卡”的最高奖项水晶奖,也获得了“最佳毕业作品”的殊荣,象征着对未来的希望。
法国青年电影人的出色表现,为该国电影业的复兴起到了有力的延续。
为本土电影消费群体打下坚实基础
电影文化在法国的知名度极高。尽管经济危机导致购买力下降,但热爱艺术的法国民众仍然对看电影这种文化娱乐消费情有独钟。根据法国国家电影和动画中心的报告数据,2010年,在整个欧洲电影市场萎缩2%的情况下,法国电影观众人数增长了2.7%。全年共有3862万法国人每年去电影院看电影5.3次,占法国6岁及以上总人口的66.9% . 每个法国人每年去电影院看电影3.4次,在欧洲排名第一。邻国意大利的数据仅为2倍。
相关统计数据还显示,法国观众对本土电影的偏好更大。2010年,进口片消费数据并不理想吊车出租,但国产片消费量有所增长。去年,影院观众接近 7400 万,2.060 亿人。也就是说,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影院观众总数是由法国电影实现的,明显高于前10年。的平均值。
工业投资大幅增加
引用《2010年法国电影产业报告》,去年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获批影片261部,比2009年增加31部,创历史新高。其中,45.2%意味着有118部电影有国际合作伙伴参与投资拍摄。除了电影发行收入下降外,投资所需资金来源增加。2010年,法国企业和政府资助电影业的总投资比2009年增长31%,达到39亿欧元。
与欧盟其他国家的电影投资模式不同,法国电视集团积极投资电影拍摄,投资规模相当大。2010年,法国电视台在电影方面的投资高达3.6亿欧元,同比增长19.9%。面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黄金帝国,法国大力加大电影产业投入,确保从业者向市场提供各种优质影片,推动了当地电影市场份额的逐年提升。按年。2010年达到了3个。5. 7%。虽然这个数字还远远落后于美国电影市场份额的 4<@7.5%,但这是在每部美国电影平均发行 239 部而法国只有 114 部的前提下实现的。
在影院硬件建设方面,2010年的投资也大幅增加。去年,法国加大了对影院数字化改造的投入。截至2011年初,已有521家影院至少配备了一台数字放映机。剧院的数字化转型增加了其对法国观众的吸引力。目前,法国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影院系统。
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活水”
此外,为了振兴电影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不仅对国内电影制作公司进行补贴,还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电影制作公司到法国拍片。2009年底,法国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名为C2I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为外国公司发起并全部或部分在法国制作的电影作品提供税收优惠。从这项政策实施到今年3月31日,已有8个国家的31件作品受益于这项政策,大大节省了制作成本。其中包括著名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的《Au-delà》和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的新片《巴黎午夜》。
可以说,这项政策对振兴国家电影产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吸引外国公司进入,也有利于电影相关及周边行业。也借此机会向世界推广法国民族品牌形象和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它为法国电影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