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海上风电发展恰逢其时

2021-10-12 16:01:22浏览:387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海上风电处于高速发展期可以充分感受到对于海上风电发展的政策支持。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有其巨大的优势。其中,国内海上风电运营商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其前期、设计、施工等复杂程度更高,先入投资商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将会为他们后续项目的获得、投资成本控制带来优势,行业将会有较高的先入壁垒。海上风电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9年1月16日,江苏省发改委一次性批复24个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约1222.85亿元,并表示这些项目不需要竞争性配置,上网电价的确定。2016年11月16日吊车出租,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随后,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江苏省计划到2020年累计并网海上风电350万千瓦,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广东省计划到2020年底开工建设装机容量12GW以上的海上风电,其中2GW以上将建成投运。

业内人士表示,海上风电项目发电时间长,负荷距离短。适合大规模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建议投资者关注海上风电设备投资机会。

事件驱动的江苏积极审批风电项目

江苏省发改委于2019年1月16日发布立项批复文件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江苏24个海上风电项目于2018年12月29日获批,投资1222.85亿元,装机容量670万千瓦。项目分布在如东(3GW)、射阳(1.4GW)、大丰(1.2GW)、启东(0.8GW)、滨海(0.3GW)。除了此前已并网的302.5万千瓦现有项目外,被誉为江苏“海上三峡”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项目。目前已全部获批建设,计划2020年建成。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此外,2019年1月21日,位于福清江阴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的金风科技首台6.7MW机组下线。这是亚太地区已投运的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叶轮直径154米,一台风机可满足约2万户家庭用电。该机组的下线,标志着三峡工业园从招商引资向建设运营转型。园区海上风电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已形成并具备生产能力。达产后,金风科技年产能150万千瓦,产值约100亿元。

除金风科技第一台机组下线外,江苏中车厂电机及中国水电四局厂结构件将于一季度下线。

此外,近日,国内首台低温型6.45MW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在辽宁大连庄河市海域并网发电,标志着大我国北方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商业运营。这座位于我国黄海北部的海上风电场由三峡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海域面积约47.7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50亿元。场地中心距海岸线约22公里,平均水深20多米。

项目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7.14亿千瓦时,可满足45万户年用电量,每年节约标煤约2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640,000 吨。排放二氧化硫5700吨,减少毁林约25万立方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江苏省计划到2020年并网海上风电350万千瓦,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广东省计划在2020年底前开工建设装机容量超过12GW的海上风电,其中建成投产。2GW以上。截至2018年三季度,我国新增海上风电02GW,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3GW。

行业前景 海上风电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获批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接近30GW,目前在建项目已达7GW。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GW,同比增长97%,新增装机319台,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国内海上风电市场逐步启动,新增装机容量增速较快,从2013年的0.06GW,到2017年的1.16GW,以4年复合增长率110%。

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分布在18个海上风电场。其中,江苏新增海上风电场9个,总装机容量968MW。是我国海上风电重点发展省份。福建省以新增装机容量65MW位居第二。其余项目位于广东、浙江和河北省。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启动和并网目标与2017年底总装机容量279万千瓦相差1221万千瓦。据保守测算,未来5年,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容量年均规模将达到250万千瓦左右,装机容量将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2017年底,国内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9GW,占国内风电装机容量的1.5%,仍相对较小。目前,在海上风电发展较早的英国和德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中有两个以上是海上风电项目,而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如果未来国内比例达到20%,每年需要新增海上风电约5GW。.

2018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风电建设管理工作要求的通知》,提出实施竞争性风电项目部署。从2019年开始,所有新批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均通过竞争配置确定。根据对海上风电几大省发布的招标规则的分析,各省均有意避免恶性招标。根据评分细则,海上风电电价基本保证在5分钱/千瓦时以内。这是之前政府不希望出现特许权招标的情况,因为招标过于激烈,会影响海上风电的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发展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有着巨大的优势。就我国而言,我国目前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自身吸纳能力有限,对外输电渠道能力有限,导致限电限电,无法解决。大规模发展。出货前,整体新增装机容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中东部南部地区风电发展面临风资源相对贫乏、环境保护、大型机组运输施工困难。海上风电在三北和中东南部地区发展风电不存在这些障碍,潜力巨大。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设备类值得关注

风电行业大致可分为上游主机制造和组件制造企业、中游风电场运营商、下游购电客户。

上游主要以主机厂商为主。主机制造商负责模型设计,零部件采购组装后交付风电运营公司。运营公司通过向下游客户(电网公司)售电获得收入。电价以煤电为基准。电价加可再生能源补贴由两部分组成。海上风电作为风电产业的一个分支,产业链基本相同,只是有些环节需要涉及更专业的海洋工程技术,如海底电缆、海上风电机组基础施工、海上风电机组吊装等。

其中,国内海上风电运营商以国有企业为主。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在前期、设计和建设上的复杂程度更高。先入为主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和投资成本控制带来优势,行业将有更高的先入门槛。投资者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将成为海上风力发电成本的主要决定因素。在2019年后的竞标环境下,进入市场的大型国有企业将成为海上风电投资的主角。

海上风电发展趋势

此外,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带来的风力发电机效率的提高是海上风电的重要优势。同时,单台风机更高的容量也可以降低项目的建设和安装成本。制造更大型号的制造商将获得更多份额。

同时,海缆是海上风电的关键组成部分,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增加必将带动海缆需求的增长。考虑单个风电场300MW,海缆平均订单量5.5亿元,2018-2020年三年海上风电海缆市场容量近150亿元,平均为每年约50亿元。

最后,海上风电行业提高了对零部件质量的要求,拥有稳定的质量体系保障、卓越的业绩和行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从长远来看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此外,海上风电对部分大型零部件的供应商存在地域限制,因此较为乐观的是,在港口附近有布局的零部件供应企业。

联讯证券表示,从未来受益于海上风电行业快速发展的角度来看,推荐东方电缆吊车,一家受益于海上风电增长的海缆公司海上风电发展趋势,更加灵活。盛丰能源与国内领先的海上风力发电机主机主机公司金风科技。

相关证券指出,海上风电项目发电时间长,电力负荷相对较近,适合规模化开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2017年,我国海上风电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装机319台,新增装机116万千瓦,同比增长96.5%。海上风电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建议投资者关注海上风电设备投资机会。推荐金风科技、天顺风电、东方电缆等。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东方电气|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路桥海外,建设、签约、开工最新动态!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