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管委会近日发布紧急通知,启动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降低全市天然气消耗。由于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紧缺华能北京电厂,相关部门频频采取措施保障居民过冬取暖。同时,供需结构性矛盾引发市场关注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步伐有望加快。
推出保障措施
根据通知要求,北京立即启动华能燃煤机组,以减少天然气消费,缓解华北地区天然气紧张局势。通知下发至国网华北公司、北京电力公司、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于2013年发布,提出实现发电气化的目标。2013年起,克里源、高靖、国华、京能、华能北京热电厂的燃煤机组将逐年关停,新建4个燃气发电中心。2017年3月,华能一期燃煤机组关停,北京实现电厂无煤生产。
环保部此前向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下发《关于要求综合治理散煤保障民生温暖的函》,要求全部“煤改气”而“煤改电”类型则不是已建成的项目和场所过去继续采用燃煤供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目前,多方正在筹集气源,以保障京津冀能源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等科研组赴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和督导。
供暖季开始以来,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出现较大缺口。河北等地的民用供热一度停供,液化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商务机构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液化天然气均价超过6700元/吨吊车公司,三个月累计涨幅约130%。
推进市场化改革
目前,北方地区居民供热需求基本得到保障,LNG价格上涨受到一定抑制。但近期LNG价格大幅上涨,天然气供需季节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使得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业内人士表示,严峻的形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天然气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相关能源企业“链气”保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天然气紧缺的燃眉之急,但也反映了天然气上、中、下游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天然气的主要来源有四种:国产陆上气、国产海上气、进口LNG和进口管道气。全国不同企业的上游气源、中游管网、下游销售市场网络需要统筹协调,解决结构性错配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三大国有油气公司拥有上游天然气资源的80%以上。其中,中石油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快速增长的液化天然气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今年1-9月,LNG进口量2555万吨,同比增长43.1%。据浙商证券研究报告统计,中海油在LNG进口方面具有优势。2016年,进口LNG市场占比约60%。
在管网输送方面,目前主要依靠中石油的管网,中海油的管道尚未实现完整的南北连通。
专家指出,加快管道、LNG接收站、储气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吊车出租,通过竞争降低成本,是解决天然气供需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
今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管网独立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5月,《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了改革油气管网运行机制的目标华能北京电厂,包括管道独立、管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