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1月29日电 题:东方电气:改革擦亮大国“金字招牌”
新华社记者 杨迪
世界第一台1000MW水电机组、世界第一台66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世界最大1750MW第三代核电机组主设备……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发电企业装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近年来依靠自主创新吊车出租,屡创世界第一。
2016年,东方电气集团面临产业结构不平衡、出血点多、“办社会”负担重等困难。无法适应能源结构调整,发展被动。亏损额达21亿元,旗下子公司亏损接近50%。短短几年时间,不仅扭亏为盈,而且实现了半数以上的可再生新能源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坚持积极改革、持续改革,是企业走出困境的强大动力。” 东方电气集团副书记、总经理于培根说。
去年以来,东方电气集团积极实施国企三年改革。“实施‘1532改革工程’,按照‘一条主线、五个专项、三个突破、两个改进’的思路,分解出28个重点改革项目和76项重大改革措施。” 于培根表示,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发展活力、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是集团国企三年改革的主线。
2020年,东方电气集团将克服行业低迷和疫情双重影响,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新有效订单同比两位数增长,达到疫情防控以来的最佳水平。十三五规划。
着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优化重构产业价值链。
通过重组整合、业务模式调整、关停处置,东方电气集团先后完成了8家“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的处置管理工作,退出了8家长期亏损和无望企业,清理了13家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遗留的。中国“空壳企业”盘活8亿元以上资产;完成企业办医、教育、公共服务机构、“三供一业”等社会功能转移;离退休人员也率先在央企实现社会化管理。
以建立市场化机制为重点,继续深化三大体制改革东方电气 重组,激发干部职工活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带。” 经理可以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出价和出价”;集团与其签订任期合同,支持简政放权、刚性兑现、差异化激励等政策。建立“强激励、硬约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2020年,集团14家二线企业64名管理人员全部实现任期制和合同管理。
着力激发创新活力,以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带动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东方电气集团成立了由院士和行业专家组成的科技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聚焦国家战略,瞄准行业前沿;与一批产业链合作伙伴建立省级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用好各项奖励 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奖励1300万元以上,科技研究拨款近3000万元;继续加大科研投入,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6.04%,而同期央企研发投入强度为2.55%。
近年来,东方电气集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85项,建立了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
“以改革促创新东方电气 重组,以创新引领发展,我们尝到了真正的甜头。” 于培根表示,下一步,东方电气集团将抓住关键环节吊车出租,不断创新,全面提升改革成效;上下联动,推动企业改革深化和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