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月”活动期间
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研究院、塔筒事业中心、工程技术公司
等单位相继开展了
“总师讲质量”主题活动
总师结合具体岗位、具体产品
谈对质量工作是吊车出租的认识、
谈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能力是吊车出租的方案
谈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水平是吊车出租的措施
……
这样一堂干货满满的质量课
还不快来听听
公司总经理助理
研究院院长张凯讲质量
张凯以《落实精细化质量管理,避免低级和重复问题》为题,面向部门所有员工讲授质量课。课上,张凯传达了公司“精细管理提能力、补齐短板强质量”专题质量会议精神,总结了研究院遏制低级问题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质量工作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要求研究院全体人员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强化责任和使命担当,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落实精细化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科研过程质量控制的水平和精细化程度。
课上,张凯对下一步研究院提升设计质量提出要求:一要逐步规范开展通用质量特性的设计分析和验证工作,加强FMEA、FTA等可靠性设计分析工具的应用。二要严格技术状态控制,完善技术状态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人员对技术状态管理的职责。三要严格执行技术文件审签制度,规范技术评审,对评审所提出的建议及待办事项认真记录并闭环管理,确保评审有效性。四要固化及推广已采取的有效措施,遏制低级问题发生。
研究院副院长
H160-3.4MW总师张万军讲质量
张万军结合H160-3.4MW机组质量管控,总结了H160-3.4MW项目推行产品先期策划所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并从设计质量、生产质量、装配质量、吊装质量及运行质量几个层面分析了质量管控上的不足之处,指明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他分享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就是工作流程,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流程。我们要逐步做好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细化新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文件模板,使产品质量保证需求进一步清晰。逐步将“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一理念贯穿到海装以及供方的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从新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生产件批准的策划,到新产品批产前完成生产件的批准,保证公司风电机组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传达到供应商及二级供应商,并被正确的理解和落实,以达到装备质量管控在供应链全链条中“穿透式”传导的要求。
塔筒事业中心“学科带头人”罗伟讲质量
罗伟向塔筒事业中心全体员工讲授了专题质量课,他讲到,混塔产品的“诞生”将经历结构设计、工艺制定、模具制作、构件生产养护、拼装到运行维护等众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将对其质量产生影响,所以每一名员工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次把事情做好,技术人员要多置身业务环境,深入现场。
围绕提升混塔产品质量,他谈到要从三个方面聚焦聚力,一是要提高设计质量。设计过程决定产品基因,设计质量决定产品质量,提升设计质量,首先应提升设计理念,设计师要深入一线高度关注使用中的问题,并按照设计流程开发产品。二是要提升质量可靠性。从掌握设计准则、新技术应用原则、建立故障报告分析与纠正措施系统、建立知识库等方面入手提升质量可靠性。三是要提升产品质量保证。加大质量宣传培训力度,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提升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创新、改良产品。
工程技术公司总工程师罗元宏讲质量
罗元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工程技术公司全体中干及质量、技术和项目人员作了技术质量培训。
他从“开发质量线、售前(中)质量线、售后质量线、后市场质量线”四个方面,对工程公司技术工作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公司发生的典型质量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他指出在技术管理工作中“质量意识不到位”“工艺执行不到位”等低级错误会导致重大质量问题发生,要严格按“四条线”执行落实技术管理工作,尤其对风场不合格/故障审理、现场责任初判、双归零问题等要加强管理,坚持“业务谁主管,质谁负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