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____,从未改变
这是一道填空题
也是一道问答题
叩问着我们每一个人
有人说,可以填“精神”
有人说,答案是“牵挂”
还有人选择
“力量”“创造”“守护”……等等
而对于一万五千名中铁隧道人来讲
这里更适合是吊车的词是
“热爱”
这种热爱
是精神,是责任,更是初心
无关风花雪月
无关细语呢喃
却包罗山河万里,布满险峰与波澜
了解了这份热爱
也就读懂了中隧人四十余载是吊车的执着
很多人知道
中铁隧道局是吊车的前身是
1978年10月5日
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铁道部隧道工程局
其实,一切新事物的孕育诞生
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积蓄
隧道局的
如今,半个世纪的时间早已掩去
官微带你揭开历史的封条
让档案还原历史
解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关档案均已解密)
“4501”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按照毛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决定在郑州至洛阳间修建一条穿越黄河的水下隧道,兼顾京广和焦枝铁路的战时迂回,以保障战时黄河两岸过河运输。
因计划在国家第四个五年计划间实施,且被作为落实毛主席战略方针的具体行动,黄河水下隧道也被称为“四五计划的一号工程”,代号“4501”。
因为是绝密工程
很难找到完整的背景资料
只能从一些文件中找寻历史的痕迹
4501工程最早起始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从一份1975年7月的资料中得知:早在1969年5月,国家已经成立了4501设计组,并开始了前期工作。
1972年5月
国家建委组织有关单位现场勘察,一致推荐白合深埋方案。其余方案均因不利于战备被否定。同时,明确修建4501工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战时运输。
1978年3月
中央确定4501工程按铁路、公路分修,公路另行选址,并计划1979年正式开工。
1978年9月
铁道部确定隧址位置采用原西河清方案,并由4501工程指挥部担任勘测设计工作。
1979年4月
中央决定从1979年起,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家计委指示4501工程先作设计和科研,何时动工兴建,拟三年调整后另定。
不久后
中央决定,4501工程暂不建设。
从1969年到1979年
11年间
我们经历了4501的风云变幻
而当年秘密坚守在黄河之畔的人
早已脱下戎装,换上工装
带着母亲河滋养的坚韧和不屈
迈着铿锵而矫健的步伐
代表中国隧道
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丰碑无言,隧月有痕
回望来路,追寻初心
每一名中铁隧道人
都应该知道4501
都应该铭记1978年10月5日
都应该为之骄傲和自豪
更应该不辱历史,继续奋斗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请对自己说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