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600亿元建设华能江苏海上风电基地。”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上,国有华能集团与江苏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拥有全省70%风电和50%光伏资源的盐城,也将成为华能在江苏打造集研发、制造、建设、运维为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的主战场。
良好的生态是盐城的气质。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无价清洁能源”的理念,精心守护“盐城气质”。
《盐城市清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图》、《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盐城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体系规划》等多项政策已经出台。做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顶层设计。重点新能源企业滚动名单发布,智慧能源示范区专家指导委员会、长三角新能源专委会成立,2018盐城绿色智慧能源大会召开。我市正在积极扩大智慧能源产业“盐城品牌”的影响力。
“当风速达到11.5m/s时,我们的风力发电机就可以满负荷发电。” 国家电投公司江苏海上风电公司生产经营部副主任朱天华介绍,国家电投公司已在盐城滨海北投产。H1、H2项目将安装125台4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500MW。其中,滨海北H2#400MW项目是亚洲最大的单体海上风电场。“一台4MW风机每小时可发电4000度电。今年前5个月,国电投滨海风电场累计发电5亿度电。” 朱天华说道。
在滨海港以南大丰区海域的墨竹沙,中国海上风电场首批风电场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开始利用风力发电。华能大丰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约74亿元,规划建设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离岸距离约55公里,建设100台4MW风机总装机容量400MW。
不仅是国家电投、华能等“国家队”,法国等“外援”也被风吹动了。近日,法国电力集团宣布投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双瑞风电叶片,将在东台开发建设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7亿元。风电场位于东台市济港镇滨海沙滩区。离岸直线距离约42公里。
“我市海岸线面积占全省的61%。是中国东海岸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沿海和近海地区70米的风速超过每秒7米。风电基地之一,这些都是吸引众多电力公司的魅力所在。” 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表示,我市坚持“两海两绿”发展道路双瑞风电叶片,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上海有风电场38个,海上风电场7个,风电装机容量527.8200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容量的57.97%。其中,海上风电规模达到19< @4.5 万千瓦。今年前5个月,全市风力发电企业发电量55.63亿千瓦时。
跟随风。预计到2020年二手吊车,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5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海上三峡”的壮丽图景正在盐城缓缓展开。
与风能一样,光能也是大自然的绿色能源“礼物”。“光伏装机容量189.15万千瓦,占全省光伏装机容量的13.28%;光伏发电企业发电8.570亿千瓦时,增长1 2. 67%。” 这是今年1-5月我市光伏行业提交的成绩单。
夏天沿着东台海滩散步,蓝天下有风车在旋转,有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向着太阳一字排开,鱼塘里游来游去的鱼儿。这美丽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规模滩涂风力光伏产业基地,装机容量78.8 MW,利用滩涂2800亩,养鱼1200亩。” 据中节能太阳能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年均上网电量约1.2亿千瓦时,可满足8万户家庭用电需求,节约标准煤约4万吨。全国每年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600吨,减少可吸入颗粒物排放量约300吨。
在建湖县建阳镇党中村,大面积的鱼塘在水面上方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将它们变成了蓝色的海洋。渔民乘船在“海”下喂鱼苗。该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江苏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风、风、鱼互补”光伏电站。“正是当地土地稀缺、湖网密集的地理特征,催生了‘鱼塘+光伏’的发展,形成了水力发电和水下养殖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该项目负责人说。
在东台市鸡岗镇新镇镇居委会,随处可见的家庭屋顶光伏已成为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有阳光就可以发电,不仅电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还可以上网,每个月账户里有1300元。” 当地农民高兴地说。30多个居委会居民安装了屋顶光伏,总装机容量300多千瓦,年增加收入近50万元。
向光而生,随风而生。盐城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不仅吸引了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还吸引了风电和光伏设备企业,使我市风能和光伏发电市场从无到有增长。
投资20亿元的远景智慧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已下线。中材风电叶片项目新增6套叶片生产模具,建成国内一流的无尘叶片加工车间,拥有美国TPI叶片、德国SGB变压器、丹麦JSB叶片铁芯。材料、双益模具、双锐风电叶片、双菱定转子支架、宝诚重工风机配件等项目也已实施。天合光能、阿特斯、协鑫等光伏龙头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纷纷落户,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宁、亭湖等重点园区为载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集群。
“从产品上线到下线,组装过程仅需48秒。” 走进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感应到位后,机械手迅速成功安装吊钩。“我们开发的双玻模组屡创世界纪录,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天合能源负责人得意的说道。
“我们全部采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单个产品最大功率比行业主流产品高7%,机器人利用率比同行业高75%以上.” 据阿特斯大丰负责人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年销售额超过60亿元吊车公司,实现利税300至5亿元。
取之不尽。绿色能源产业“世界看中国,中国看盐城”正在临近,“盐城气质”越来越迷人。
记者韩宝宝
报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