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是吊车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是吊车的意见,所涉及标是吊车的不作推荐,相关信息及内容来自官方媒体,对有关行业及企业的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风险自负。趁着这几天思考,琢磨一下海上风电的问题。
就在昨天,伟大祖国迎来了她的第72个生日,如火如荼的风电行业也给祖国生日送来了一份大礼:
汕尾甲子海风开工-我国的第一个海上平价风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建设。
行媒报道:10月1日,中广核汕尾甲子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20号风机基础开始沉桩作业,这是全国首个实现海上主体工程开工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拉开了广东省乃至全国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序幕。据介绍,汕尾甲子一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湖东镇南侧海域,距离陆地最近距离约25km,水深30-35m,规划装机容量50万千瓦,拟安装78台6.45MW风电机组,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同时配套建设中广核后湖、甲子一、甲子二项目共用的陆上升压站(集控中心)。该项目所发电能将在陆上升压站升压至500千伏后接入500千伏茅湖站,是国内首个批复采用500千伏电压等级送出的海上风电项目。
与此同时,甲子一期项目开工的同时,10月1日上午,她的孪生风电场-中广核汕尾后湖最后一台风机:37号风机机舱与叶轮的顺利对接,中广核汕尾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91台风机全部吊装完成标志着该风电场的主体工程进入竣工收尾阶段(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湖东镇南侧海域,场区中心离岸约12km,水深23-26m,共计安装91台5.5MW风机)。
汕尾甲子海风平价硬着陆不是个案:华润苍南40万和中广核象山28主机招标敢为人先平价
其实,中广核汕尾甲子风电场的开工,并非海风平价潮的第一枪。
9月8日,华润电力发布了浙江省苍南海上风电项目风机招标公告,作为今年首个海上风电场风机招标公告,从当前的建设进度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海上风电价格的文件要求,意味着苍南项目电价基本上是从补贴电价直接成为平价。从交货时间也可看出,约定风机交货时间最迟为2021年8月,为降低成本,华润首次提出海风主机和塔筒及基础一起招标,原则上采用单桩结构,如果采用管桩结构,华润要求“投标机型单机容量应不低于5兆瓦”。
9月17日,同样位于浙江省的中广核象山途茨海上风电场开始了风机招标工作。据公开信息,该项目总容量为28万千瓦,最迟风机交货时间为2022年11月15日。无疑,是又一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
需要注意的是,华润电力苍南1#400MW海上风电项目的重新招标,中广核这次是新的资源释放。但与前几天招标的华润苍南项目一样,交货时间都是抢装过后的平价时代。
如果说汕尾甲子风电场有其特殊情况可以实现平价上网,但在当前还是15000元/kw的成本形势下,是什么给苍南海风项目和象山图茨项目这么大的勇气和胆量开始海上平价海上平价风电平价项目建设呢?
新技术、大容量和更大规模:推动海上风电平价硬着陆到软着陆我们也很清晰的看到,华润苍南项目这次是二次招标,上次招标主机价格突破7000元/kw(官方新闻40万千瓦总金额29亿元),远景中标,一年多过去了,一方面机型容量增加了,一方面新技术进步也是日新月异令人应接不暇。过去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的中高风速海风项目,机型容量都在4-5MW,远景的容量为5.2MW,但今天在中高风速的机型6MW以上容量机型明显给主机、基础及塔筒的单位千瓦造价带来了更大的福利。前面谈到的基础施工和吊装数量下降,吊装施工成本肯定大幅下降。这次如果不出意外,风机单机容量6MW以上机型价格(单纯)肯定下降到4000元/kw以下,塔筒和基础的总价夜间突破到2000元/kw,而此前单位千瓦的造价都在3000元/kw以上,这三项极有可能突破6000元/kw,通过这三项的这个造价水平大幅下降,意味着总造价就可以实现11000-12000元/kw的总造价,在4毛钱的海风电价,现有的收益率考核水平是可实现的。2,新技术的更新给海风提供更大出力,同样的风资源,可以发出更多的电量。- 轴承的逐步国产化会大幅降低轴承的费用,主轴承的国产化已经开始逐步推行,在海风平价的今天,这项工作也是被迫和势在必行(我的个人观点)。
- 海上双馈和半直驱共用的增速机高功率技术给海风助力不少,一方面减重,一方面提升可靠性。
- 独立变桨技术给更大叶轮直径的海风提供跟低的载荷,基础和塔筒更轻,发电量更大。
独立变桨技术其实主要是针对大叶轮直径的风机,上下风速相对距离差距已经突破200m,如果风速有0.1比率的差异,同样轮毂高度下的风速,上下的载荷差是非常大的,对风机和叶片的疲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无疑采用了独立变桨实现载荷平衡,可有效降低风机的载荷,基础和塔筒用量,对于降本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海外巨头的大风机上用的比较普遍,未来国内的风机,尤其是海上风机会普遍采用,不过这项技术还是有一定门槛的额,需要大家在陆上风机探索好了才可能大规模采用,否则会有风险。(不对之处请指正)3、更大规模的风电场,会大幅度的降低电缆,升压站及送出线路的边际成本。
华润的苍南项目当初签署开发协议是100万千瓦,我想至少要干到60-80万千瓦,类似汕尾甲子与后湖项目,平价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采用当前主机、塔筒及基础不超过6000元/kw 的造价水平,可降低4000元/kw的造价;
- 吊装及基础施工成本再下降2000元/kw
- 其他共用成本降低500-1000元/kw,
- 浙江区域的发电小时数采用最新的风机再提升发电量10%,
电价从0.765元/kwh下降到0.4153元/kw,降幅45.7%。按浙江舟山国电电力一期造价17300元/kw,造价降低到11000元/kw就可实现平价(发电量提升10个点,平价),从我测算的降本措施,就已经可以实现海风的平价了。
当然,我今天的测算是基于理想状态,当然如果实际过程中我们的开发业主适当在2022-2023年的项目适当下降1-2个点的收益率,风机、基础和塔筒、施工单位、升压站及电缆等都适当降低利润率,我今天的测算就完全可以实现海风平价。无疑,在海风平价的道路上,还有很多的障碍和困难,但有一个目标就是大家共同努力,各退一步,把海风蛋糕做大了,我想各方的利润就出来了,这不是一个1*1=1的问题,而是1.1*1.1>1.2的问题,只要有了规模,成本下降也就必然了。(备注:技术方面有问题,欢迎大家指正,究竟我只是个“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