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风电、光伏、储能等
可再生能源是吊车的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
交流项目信息
中国的发电能力过剩,中国不是发电量太少,而是发电量太多,多到让人发愁。
中国早就度过了发电量不足的缺电时代,由于电能的无法储存,多出的电量一直都是白白的浪费了。
在电能过剩这件事情上,让我们来听听对于中国电能最有发言权的人,是怎么说的?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原董事长乔保平预计,发电企业的产能过剩在20%以上。各主管部门应该有统筹要求控制规模。除了企业自身的约束外。乔保平是在3月19日北京举行的《2016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作出以上表述的。乔保平认为,今年电力行业的压力将会非常大:2015年中国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了4329小时,是69年来最低水平,用电量也只增长了0.5%,预计2016年火电利用小时还要下降300小时。
这一段话还是在6年前说的。
在那时候中国的电能就已经过剩严重过剩了,中国每年都在关停一批中小型的发电厂,而大型的发电厂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开工不足。
电厂们在为电卖不出去而犯愁,国家电网对全民的用电系统进行了改造,使居民用电能够大幅度的增加。
多年以来,中国电力行业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开工不足问题,中国早就度过了发电能力不足的时代。
可2021年的9月,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中国又出现了严重的大面积的电荒,竟然大半个中国都缺电,中国17个省市都出台了拉闸限电的措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风电,太阳能,可很很快人们就发现风能和太阳能价格非常昂贵,企业根本就用不起,那么怎么办呢?
经济学家们开出的处方是,求助于政策倾斜,把这个包袱让国家背上。大剧补贴风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
请问,这是长久之计吗?
当供给端产能被限时,原料价格直线上涨。国家把一个行业能背多久呢?这符合经济的规律吗?
而在后疫情时代,经济迅速恢复,化工原料需求暴增,产能又一直被抑制,厂商和经销商囤货居奇。长期被忽视的化工企业,迎来了疯狂的量价齐增的大周期。
煤炭价格上涨,煤电厂发电,是纯亏的。
在中国,电力是公共产业,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电费价格上涨,关系到国计民生,政府不会轻易调高电价。
事实上,在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发改委就曾发布消息称,有必要调高电价。
但在舆论上,遭到诸多反对意见。
中国电力行业是国营独资垄断,涨不涨,是政府说了算。
但政府会深度考虑到老百姓的意见,老百姓不同意电费涨价,政府想涨价,阻力很大。不像美国,德州一场暴风雪,电价就能暴涨100倍。
电价不涨,可煤炭价格却猛涨。电费涨价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由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进口实施限制令,今年上半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仅78万吨,同比下降98.6%,基本上就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了。
在禁止澳煤进口后,中国增加进口了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哥伦比亚以及菲律宾的煤炭。
但这些煤炭进口成本都比澳大利亚煤炭更高。
国产煤炭由于品质较差,埋藏较深,开采成本也比澳大利亚的露天煤炭高得多。
在过去,中国之所以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煤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澳煤比国产煤成本更低。而中国70%的电力都来自于煤电。煤炭成本一高,电力成本就迅速拉升。可是,电价不能上涨,煤电厂就只能亏损发电。
再加上,国际资本疯狂炒作大宗商品,铜铁粮油豆等很容易被哄抬价格,从而引发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钱在供应端过热,可以拉动生产,但转移到消费端过热,就极容易引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发一度电赔一毛钱”?“煤电顶牛”矛盾再升级
发一度电,赔一毛钱——这是京津唐地区某燃煤发电企业持续多日的经营异象。
知情人士甚至指出,如果电价低位锁死、煤价持续飞涨的情况继续下去,当地燃煤电厂“可能一个多月就会被彻底拖垮”。
在此背景下,大唐国际、北京国电电力、京能电力、华能集团华北分公司等11家燃煤发电企业曾在1个月前联名向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上书,请求重新签订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的年度长协合同。
11家企业联名指出,京津唐电网燃煤电厂成本已超过盈亏平衡点,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燃煤电厂亏损面达到100%。
煤炭库存普遍偏低,煤量煤质无法保障,发电能力。阻,严重影响电力交易的正常开展和电力稳定供应,企业经营状况极度困难,部分企业已现了资出金链断裂。
京津唐地区只是全国煤电行业“经营危机”的一个缩影。
煤价翻倍增长
08年也出现过电煤持续涨价的情况,但当时京津唐地区“20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还是比较高的,虽然那时候煤价也比较高,但持续时间短,至少卖电赚回来的电费还足够买煤,有时候还能剩点。
但这次不一样,入不敷出,如果再不调整,可能整个煤电行业要崩溃了。
华北电网电力调度处原处长梁明亮说,按照当前秦皇岛港5500大卡燃煤价格约885元/吨计算,折算到7000大卡标煤,价格为1126元/吨;202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为307克/千瓦时,
依此测算,仅燃料成本就达到0.3456元/千瓦时。“现在的基准电价在0.35—0.36元/千瓦时左右。这还没考虑电煤运输到电厂的费用,肯定是发一度赔一度。”
一旦煤价大幅波动,新机制的不合理性就会充分暴露出来。
比如今年的煤价大幅上涨,即使按10%的上浮比率确定交易价格,也不能传导煤价成本的上涨。因此,新机制在设计上有明显的漏洞。”
仍需政策治本
“若煤电厂全面、长期亏损,企业就面临破产的风险。”梁明亮直言,为避免亏损乃至破产,煤电企业必然会设法少发电或者停机,“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缺电”。
不仅如此,冯永晟强调,煤电行业的生存窘境如果无法破解,也必将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而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煤电是支撑新能源继续快速发展的主力资源,也是支持储能发展.
编辑:骆晓栋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