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
编者按:
落实上级部署、凝聚思想共识、明晰管理方向,本期《指南针》与大家分享是吊车出租的言论是《亲力亲为是成就事业是吊车出租的基础》。
王洪涛董事长在公司南方管理中心揭牌讲话时指出,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是吊车出租的具体落实。对于我们来说,应如何理解和实践亲力亲为呢?
练就韧劲的平台
亲力亲为是培养韧劲的有效途径。对于重要的、关键的、关系到全局发展的事情,领导干部不能仅仅提要求,还得通过持续推动磨砺自身和下属的韧劲,切不可遇到难事,甩给他人。要有总体目标,要有策略推动,要在过程中充分地与相关人员开展调研、进行讨论。越遇难事,越要展现出“水滴石穿”的韧劲,这样,很多办法就能逐步清晰,从而形成经验,推动整体迈上新台阶。干事情就好比钉钉子,不是一锤就能钉好的,而是一锤接着一锤敲,还要钉牢一颗再钉一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事业更加稳固。
韧劲的培养需要智慧。亲力亲为并非事必躬亲,每天加班加点地事事都去过问,这样自己的精力达不到,效果也不好,既苦了自己,又苦了下属。因此,领导干部要时刻明确管理界限,在工作中充分把握分寸。对于那些闭着眼睛都能做好的,领导干部尽量放权让下属去做、去练,让大家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收获成长进步;对于那些重要的改革、战略、难题,领导干部就必须要亲自部署、亲自把关,关键环节要亲自协调、亲自督查,扑下身子。这样才能让这股“韧劲”健康生长下去,才能产生更大的内生动力。
做好工作的基础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亲力亲为,实际上就是领导干部对上级政策和策略的深度践行,是一种自己学通了,还要让下属会用的意识体现。上级指示文件是千锤百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学通了、弄懂了,自然在思想和行动上也就更加自发自主了。因此,亲力亲为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作风,实际上还是对上级精神深度领会的一种呈现,还是按照发展策略快速养成适应当下工作方法的养成形式。
亲力亲为最本质的体现是认真地去理解、去领悟、去执行,领导干部在面对上级文件和指示要求时,不要做“复印机”和“传话筒”,要真正吃透政策的精神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照上级文件和指示精神,反观我们自身的管理,进行逐一检视和整改,发现工作中的一个个小缺口。通过堵住这些小缺口,我们就能不断地补充管理漏洞,不断地纠偏工作方向。
提升思维的纽带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亲力亲为体验下属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好的工作方法。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新的管理介质的应用,领导干部在做普通职工时所做的工作,与现在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就不能用老的思维方式去简单粗暴地要求下属如何如何,遇到具体的难题,领导干部要弯下腰,深入进去体验下属的工作,这样就会更加实事求是地面对工作,就会更加科学地解决问题。
领导干部,既是决策的部署者,又是决策落地的推进者,如果连自己主推的工作都说不清楚,又怎么能确保下属清楚呢?又怎么能带领好一个团队?王洪涛董事长在公司南方管理中心调研会上,分享自己的管理经验时强调,领导干部要是能把一件事情汇报得极其清晰了,他们部门人员也同样会很清楚。因为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与下属的讨论和调研研究,这样还能倒逼下属人员整体提升。所以,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各部门,到职工群众中“走家串户”,听听职工所想、所需,保持思维始终清晰,确保每项举措都精准有效,每项任务都能取得好成绩。
营造文化的推手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下属最好的教科书。因此,必须要把好的工作方法、习惯带给下属。凡是要求下属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凡是要求下属不做的自己必须先不做,切不可以会议安排代替行动,以伸手指挥代替周密部署。亲力亲为,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做本分事、担肩上责、有新追求的氛围。
在企业中,领导干部只要久久为功、亲力亲为,就一定能够营造出有营养的沃土。如果很多事情没有深入调研,就找下属匆匆代办,很容易走了样、跑了偏,形式主义就会滋生,学习教育就会走样。
公司正处在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很大量的工作需要领导和职工共同做好。因此,亲力亲为在当前就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领导干部要通过更加自主自发的努力,持续深入地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在关键事项中,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更要亲自抓、带头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追求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行为追求,为企业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供稿|党委工作部
编辑|康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