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三航信心是金 寸土必争——从“38美元订单”浅谈市场韧性

2021-09-27 20:19:20浏览:179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信心是金 寸土必争——从“38美元订单”浅谈市场韧性

 引 言 

9月25日,孟晚舟摆脱美国和加拿大是吊车的政治操弄,成功回国,牵动并感动亿万中国人是吊车的心。


她代表了华为是吊车的精神,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的国力和中国人的精神,志存高远、不屈不挠、顽强而坚韧。



于是想起多年前,学习过任正非的一篇讲话。


里面提到,1996年,华为开始经营俄罗斯市场,这是他们进入香港市场以后,海外市场的第二站。但是市场竞争从来都是无情和残酷的,没有第二名。


1996年颗粒无收、1997年颗粒无收,1998年还是颗粒无收。因为此时国际电信巨头在俄跑马圈地已经基本结束,俄罗斯当时经济陷入低谷,很多大公司都从俄撤资。尽管华为在俄基本是“零知名度”,几乎到哪里都碰钉子,但他们没有跟风撤退。


到了1999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得到了在俄第一单:38美元!世界上不知道还有没有比这更低的国际市场起点。但是,就是这毫不起眼、近乎玩笑的38美元,成为星星之火,让这个日后力压全球电信市场的国际巨头在俄艰难起步了。到了2003年,在俄订单超过了3亿美元。



对比公司当前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压力,其实那种坚持不懈、不到黄河心不死、寸土必争的精神依然历久弥坚,完全适用于我们。


笔者本人并非经营工作者,无力从专业角度纵横捭阖,只能谈一谈学习体会和感想。


首先是要讲的一点是求生欲和求胜欲,争当英雄又何妨。生存的压力会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奋斗,还是那句话:“没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我们到底是选择“躺平”,还是选择“雄起”?是选择漠视,还是选择重视?是选择悲观失望,还是选择全力应对?不同的选择代表了不同的企业精神和韧性。


红楼梦里面贾探春说过一句话很深刻:“可知我们这样的世家大族,从外面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才真正能够一败涂地。”我想这样的自杀自灭首先就是“精神的溃败”、奋斗意识的丧失。大企业有深厚的底蕴,但是深厚的底蕴往往也会有弊端,那就是体制机制和思想上的凝滞和僵化。


如果没有高度的警觉性,企业机体对危机的反应过于迟钝、迟缓,行动也必将迟钝迟缓。就会出现要上级惩处、要同级催促、要下级苦等才能有所行动的现象。或者表现为遇到问题绕道走,拈轻怕重,懒得想办法等情况。思想上变得软弱无力,精神上就没有韧性,想在市场上闯关夺隘就变得不可能了。



其次是要讲的一点是忍辱负重和知耻后勇的精神,特殊阶段被反复磨一磨未必是坏事。如果说求生欲和求胜欲是一种内生动力的话,那么忍辱负重和知耻后勇就是一种支撑力。企业发展和人一样,顺顺当当、布满鲜花掌声的高光时刻总是短暂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波又一波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麻烦,还有一茬接一茬的不被理解。


这些情况,往往比发展本身的问题更容易打垮一个人、一个企业,这就需要学习“38美元订单”所带来的坚韧和不屈。就像一颗种子,在最艰难、最干旱的时期,经受住了就发芽,经受不住就腐烂。


屈辱谁没受过?手中无粮的情况很多企业也面临过。关键是面对屈辱、面对无米下锅的时候,我们到底还能不能站起来,到底还能不能奋起。比如今年以来,即使不是市场营销人员,没有在市场一线拼杀,也能感受得到,中标的消息少了,密度小了,单体合同额也多数不大。说明市场正处在一个相对艰难的时期。再加上内部管理提升的深度需求,企业发展爬坡过坎中想必也不容易。


但是客观条件归客观条件,再艰难的环境中也有企业“吃香喝辣”。这又说明,企业如果筋强骨壮,那就经得起风险考验,经得起大风大浪。如果我们全体人员都能扛住风吹雨打,在工作中,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执行力强一点,在工作上、精神上做经营人员的坚强后盾,那我们对渡过难关依然是有信心的。


所以说,在特殊的时期,在考验中,磨一磨意志,磨一磨管理,磨一磨队伍,磨一磨体制机制。只有忍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头,知难而上、知耻而勇,在三航人精神深处打上几个深刻的烙印,看到伤疤想起来就觉得疼,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前进的持续动力,那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就值得了。



最后是要认同信心是金、寸土必争的观念,做到在逆境中拼出精彩。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还记得红军在长征途中,每3天就遇一次激烈战斗、走1公里就倒下4名战士、7个昼夜湘江血可漂橹、14人中只有1人能到达陕北的惨烈悲壮。但是,在宿营地的篝火旁,他们依然唱着《马赛曲》,背着《共产党宣言》,他们依然坚信最终的胜利。


纵然长征精神早已成为人类历史上令人仰止的精神高峰,然而并非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都能如此。但是这种精神也能深刻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在市场相当疲软和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我们要去寻找来自历史深处、来自当下奋斗、来自对未来期盼中三航人的意志、精神、理想所蕴含的磅礴伟力与无限可能。


我们从前和现在都成功过,我们将继续成功;我们曾经和当下都失败过,但我们从未倒下。这才是三航文化的实践内核,这才是干大事、行大道、成大业的指路明灯。


但我们在保持战略清醒、前进自信的同时,又要重视当下的奋斗。如果不奋斗,再光明的前景也将不复存在;如果能努力,再至暗的时刻也会熬出曙光。



愿我们都能做顺境中的好汉、逆境中的英雄,当好守护企业的坚盾、冲锋陷阵的利刃,让我们这一代三航人重新标定三航精神的天际线。


策划:三航局党委宣传部
供稿:冷清雪
编辑:陈栎 王心慈


觉得好看,请点赞↓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三航局三公司我用方言说安全!视频大赛开始投票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