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中铁一局三公司施工,连接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和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是吊车出租的白郧汉江大桥正式通车,标志着白河、郧西两县隔江相望、陆路不畅是吊车出租的历史划上句号,进一步拉近了两岸人民是吊车出租的心灵距离和时空距离。
“大桥通车后,我每天接孩子上学就可以从桥上通过,每天能节省渡船费用12元(每人坐船过一次江需要三块钱),还更安全。”现场观看大桥通车现场的当地百姓说道。
长期以来,白河地区多山地陡坡,耕地少,米、油、蔬菜长期依靠郧西地区供应;郧西西边几个乡镇距郧西县城远,当地人民上学、就医、购物多前往白河县城。因汉江阻隔,两地人民的日常沟通长期依靠渡船或开车绕行,步行、骑摩托的人民过江乘坐渡船,开车绕行上游或下游的桥梁至少需花费一个小时。在汉江白河县城附近修建一座桥梁成为了两岸人民数百年共同的期盼。
白郧汉江大桥为汉江流域首座风帆式独塔斜拉桥,大桥横跨汉江而架,桥梁总长289m,桥梁上部结构设计采用35m预制箱梁+2×105独塔斜拉桥+30m预制箱梁,桥面总宽15.2m,项目于2019年初开工建设。
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深水基坑大型沉井下沉封底、双圆弧形塔柱施工以及牵索挂篮的安装、使用、拆除施工等技术难题,同时资金紧张、施工场地狭小、汉江汛期等问题也制约着项目施工生产正常推进。
为了确保在2020年汛期来临之前湖北岸墩身出水位,项目部在2020年3月份湖北疫情严格管控的情况下,积极协调政府、防疫指挥部等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协调,创造施工作业条件,多举措组织劳务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进场,为桩基按计划顺利开钻提供保障。4月22日,大桥最后一个水中承台顺利浇筑完成,比计划工期提前20天完成;6月10日,最后一个水中墩浇筑完成,在汛期前实现墩身出水位,一举将疫情影响的工期抢夺回来,彻底扭转了不利局面,圆满的完成了既定施工目标任务,为大桥通车奠定了基础。
为确保塔柱施工按期完成,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将“先塔后梁”施工变更为“塔梁同步施工”,主塔采用液压爬模技术,主梁采用前支点挂篮施工技术,中横梁采用斜面牛腿+钢支撑横梁施工技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塔柱按期形成整体结构,满足斜拉桥挂索施工、前支点挂篮安装工期要求。支点挂篮施工中,科学安排前支点挂篮滑移、斜拉索逐根穿索、预应力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张拉施工工序,确保斜拉索施工快速完成。
项目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总结项目技术成果,项目申报的《复杂双曲线索塔景观斜拉桥索塔与桥面主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列入中国中铁科研引导课题,现报审专利3项。项目高度重视安全质量管理,积极梳理重大安全风险源,制定安全管理专项制度和应急预案,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安全管理重点,全面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意识,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白郧汉江大桥建成后将结束白河、郧西两县隔江相望、陆路不畅的历史,两岸人民的心灵距离和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加活跃,对秦巴山区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桥风帆式独塔造型、景观步道和观景长廊的设计将成为陕鄂交界处的地标性建筑和两岸人民的休闲打卡地。
来源:中铁一局三公司
作者:张特军 孙芹科 苟晓刚
编辑:杨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