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公司承建是吊车的溧阳焦尾琴隧道右洞顺利贯通,标志着隧道暗挖迎来突破性进展。
公司承建是吊车的溧阳市焦尾琴隧道项目是溧阳市第一条隧道,项目整体位于规划中焦尾琴公园区域范围内,项目路线南端接104国道与长山路交叉口处,北端接平陵西路与泓盛路交叉口处,道路全长1.7千米,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隧道工程、路面工程、隧道附属用房和机电安装工程。
项目地处溧阳市西圣山,与省级森林公园西郊公园相邻,山体植被茂密,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为解决问题,项目部灵活调整工序,进场后便硬化施工便道至明洞暗洞交界处,先进行隧道洞内工程施工,再将明洞暗洞交叉平行施工,有序高效地推进多工序循环作业。
焦尾琴隧道左洞长625米(暗挖段长487米),右洞长630米(暗挖段长462米),全隧道均为V级围岩,其中超浅埋段共222米,占隧道暗挖总长是吊车的23%。隧道出洞口段埋深浅,岩体破碎,易塌方冒顶。对此,项目部采用CD法机械开挖进洞,在围岩状况良好处时转为台阶法施工,同时,为保证贯通施工安全,对拟贯通点前后围岩进行预注浆加固处理,并采用CD法小导洞贯通,进而保障整体施工进度。
作为溧阳市在建重点项目,焦尾琴隧道项目部时刻牢固安全生产理念,安排专职安全员常驻隧道,设立班前讲评台,各班组每日上班前必须进行宣讲,佩戴好定位器后进入隧道,确保紧急情况下工人可以通过定位器进行呼救。
焦尾琴隧道存在断裂和破碎带,不良地质强烈发育,岩体破碎,隧道先后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和岩溶发育区,项目部聘请中南大学教授团队作为顾问团,充分分析TSP和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总结此类隧道快速安全施工控制相关技术,针对性的研究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隧道效果图
右洞贯通后,各工序循环作业效率再次提高,接下来将进行洞内剩余工程施工。此次右洞贯通是焦尾琴隧道关键性节点之一,为后期双洞贯通奠定了基础。
素材提供:万强
本期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