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风电后市场微平台技术交流 | 双馈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简介及典型故障处理

2021-09-24 20:36:51浏览:1850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技术交流 | 双馈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简介及典型故障处理


【摘 要】 变桨控制系统是风电机组控制系统是吊车出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风电机组桨叶调节装置,通过调节桨叶角度使风机获得最大是吊车出租的风能利用率,并在不同是吊车出租的风况下控制功率与转速的平衡。当风速较大时,使桨距角适当增大,控制风能的吸收,同时减少风力对风机的冲击;风速小时,使桨距角适当减小,保证风机获取最大的风能。在并网过程中,变桨控制系统还可实现快速无冲击并网,同时在风机发生故障时使桨叶到达安全位置,以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

【关键词】 变桨控制系统 桨距角 典型故障处理

2.1 定桨距和变桨距风电机组

定桨距风电机组:桨距角固定不变,结构比较简单,发电量较小,一般是从数十千瓦到兆瓦级,优点是性能可靠,缺点是效率偏低。

变桨距风电机组:叶片的攻角α基本保持不变,桨距角发生改变,优点是最大程度的利用风能,效率高,发电量高,双馈风电机组兆瓦级以上风机大都采用此类风电机组。

详见下图1所示,定桨距和变桨距桨叶受力调节比较:

图1:定桨距和变桨距桨叶受力调节比较

2.2 变桨距的转速调节原理

变桨距调节转速是当前大中型风力发电机广泛使用的调速技术,可使风力发电机的转速在超过额定风速时稳定在额定转速。如图2是风速超出额定值时的桨叶状态,图中左面是风机运行在额定转速时桨叶的状态,此时的推力为F。如果此时风速继续增大,如果桨叶角度不变就会进入严重的失速状态,此时在变桨控制系统的调节下,桨叶的桨距角β增加了Δβ,从而攻角α减小,桨叶受到的推力F减小,调节合适的Δβ可使推力F保持与左图一样,则风机仍保持额定运行。

图2:桨叶受力分析图

2.3 双馈风电机组变桨系统的结构

如图3是一台双馈风电机组的电动变桨距系统。风力发电机主轴上安装着轮毂,在轮毂圆周分布着3个变桨齿轮,齿轮内侧有轴承,桨叶根部安装在轴承内,桨叶在轴承内旋转就改变了桨距角。在桨叶根部安装有变桨距驱动电动机,其减速器输出接有小齿轮与变桨距齿轮啮合,当电动机转动时即可带动变桨齿轮。3个桨叶各有一套变桨驱动电动机与相关部件,为独立电动变桨系统,尽管3个变桨装置独立,但桨距角变化是按规律同步的【1】

图3:桨距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4:变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变桨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在风机主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下,接受风机主控系统的变桨控制指令。在低于风机额定风速的情况下使桨叶稳定控制在0°附近,保持风能的最大可利用率。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的情况下,调整叶片角度大于0°,保持风机功率为额定值,同时保持风机稳定可靠地运行。当风速超过切出风速时能按照主控系统的指令及时回桨。

风机正常变桨是一个连续的回动过程。首先主控系统根据当前风速情况,通过现场总线(RS485)给出相关变桨指令(变桨角度给定值)到变桨控制器,变桨控制器把变桨指令转化为变桨速度指令到电机伺服控制器。通过伺服控制器控制电机按照要求旋转,同时电机转速测量反馈编码器反馈实际的转动角度值到变桨控制器,这样形成一个相应的闭环控制,能保证系统控制的稳定性。为了增加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桨叶的旋转回路增加设定一个冗余B编码器,作为备用旋转角度测量。

当出现极端风况或紧急停机时,变桨控制系统首先断开与外部系统电源的连接,开始自动切换到蓄电池供电回桨模式,使叶片能转到风机设定的91°安全位置。当叶片回到91°安全位置后,通过安装在91°位置处的限位开关,中断蓄电池供电完成整个紧急变桨过程。由于三支叶片分别受不同的伺服和电机控制,因此具有冗余功能,任意一支叶片控制出现故障,并不影响其它两支叶片的正常变桨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现阶段电网要求,变桨控制系统在主控制系统、变频系统等风机整体系统的协调下,具有低电压穿越功能。当风机系统的供电电压低于电网要求的低电压穿越设计要求时,变桨控制系统将维持电网要求的低电压穿越时间的运行,保证了整个风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连续性【3】

4.1 变桨通讯超时故障

4.1.1故障释义

机舱主控和变桨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出现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丢失的通讯次数超限。

4.1.2故障原因

  • 主控、变桨通讯协议差异,导致风机通讯错误。

  • 信号干扰、雷击使设备损坏。

  • 通讯滑环脏污或断针导致信号传输不良,随着转速增大信号丢失概率增加,最终通讯超时。

4.1.3故障处理

(1)首先,分析触发故障的根本原因,判断是否为其他故障引发的伴随故障。

(2)测量传感器的真实性检测,测量是否准确,检测是否有信号干扰。

(3)线路连接的检查,确保不是线路松动、未接线引起的。

(4)处理通讯协议错误

典型的是变桨控制器与主控制器信号通道或者传输速率不匹配。此类问题需要更改软件或者更换硬件,一般出现在风机调试初期。

正常设备也可能出现死机现象。为了消除设备死机现象可以按如下方法操作:

A.进行断电操作;

B.将变桨控制器的参数读出后,重新写入。

注意:偶然发生可以断电操作,若设备经常性出现此问题,应更换设备,不容许“带病”运行。

(5)控制器设备检查

机舱主控端、变桨控制器端均为485通讯,两线对地的电压之和约等于5VDC(实际上,线间电压也是5VDC,万用表无法测量到)。可以通过检查电压来初步判断设备好坏。由于机舱主控一般包括变桨通讯板,控制板,此方法检查针对的是机舱、变桨的变桨通讯板(模块)。

(6)通讯滑环检查。检查滑环轨道是否脏污,滑针是否脱落,若滑环轨道脏污,则按照标准规范用无水乙醇清洗滑环。

4.2 旁路限位开关超时故障

4.2.1故障释义

风机变桨系统从限位开关位置开桨到90°的时间超过主控要求的时间限制。

4.2.2故障原因

  • 有一只或者多只叶片无法变桨。

  • 有一只或者多只叶片在上次故障停机时未到达限位开关位置。

4.2.3故障处理

说明:运行的风机,出现叶片无法压到限位开关,可能A编码器角度已经变化,即编码器反应的角度已经不是叶片的实际位置了。

  • 必须确保风机在停机时,叶片在92.5°前压到限位开关。如果风机未收到“风暴位置反馈”信号,则风机在启动时不会发出“旁路限位开关”信号,致使压到限位开关的叶片无法离开限位开关。

  • 叶片压限位开关角度过小,当叶片变桨到90°仍然无法离开限位开关。所以叶片 压限位开关角度在91.6±0.3°为宜。

4.3 变桨驱动回路故障

4.3.1故障释义

风机变桨系统无法正常变桨、或者变桨异常。

4.3.2故障原因

  • 主控控制---变桨通讯---变桨控制器的通讯不正常。

  • 主控控制---变桨通讯---变桨控制器的DO信号不正常。

  • 变桨控制器---驱动器的信号不正常。

  • 驱动器的输入输出不正常。

  • 变桨编码器损坏,速度反馈环异常。

  • 变桨电机或者变桨减速齿损坏。

  • 变桨控制器或驱动器损坏。

4.3.3故障处理

1、检查主控系统传输给变桨系统的三个重要信号是否异常:

A.正常变桨信号(主电源OK信号):当此信号=0时,风机将开始电池收桨。故障表现有:风机启动时,叶片脱开限位开关后,马上收桨;正常运行时,风机报错桨角不一致、跟踪设定值超速等;

B.旁路限位开关信号:风机启动时,此信号将=1,其他时间均等于0。故障表现有:启机时,若=0,风机无法变桨。

C.Rpm OK正常信号:风机快速收桨时,此信号将=0,其他时间均等于1。故障表现有:启机时,若此信号=0,叶片开桨到90°后不再动作;

2、检查变桨电机、变桨减速齿轮箱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变桨控制器、变桨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

4.4 变桨桨距角差异过大故障

4.4.1故障释义

三只叶片之间的差异偏差超过容许值。

4.4.2故障原因

  • 叶片无法正常变桨。

  • 变桨A编码器数据不正常。

  • 后备电源收桨不正常。

4.4.3故障处理

  • 检查叶片是否可以正常变桨、收桨。

  • 检查变桨编码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没有跳变现象。

  • 检查变桨后备电源收桨是否正常。

精彩回顾


《》公众号是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官方风电后市场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最权威的行业动态,分享后市场运营管理经验。


扫码关注我们

在看点这里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应知应背 常温常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