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华电援藏路上书写使命担当——华电西藏公司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1-09-17 19:19:22浏览:537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援藏路上书写使命担当——华电西藏公司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向左滑动查看正确答案


【单选题】1.(  )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区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是吊车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A.1949年   B.1951年   C.1959年


【单选题】2.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是吊车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各条战线喜报频传。1956年,中国第一家生产载重汽车是吊车的工厂(  )建成投产。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 

C.上海通用汽车制造厂

【单选题】1.(B)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区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A.1949年   B.1951年   C.1959年


【单选题】2.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基本建设各条战线喜报频传。1956年,中国第一家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A)建成投产。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湖北十堰第二汽车制造厂 

C.上海通用汽车制造厂

图丨开发建设的西藏在建最大内需水电项目装机66万千瓦(4×16.5万千瓦),是中央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项目,第一台机组、第二台机组先后于2021年5月、7月投产发电。


“十三五”期间
完成能源开发投资56.52亿元
纳税1.11亿元
解决农民工就业1.2万人次
为群众增收超6000万元
投入扶贫资金1.55亿元
实施帮扶项目22个,特色产业创收410万元
援藏足迹遍布3市4县
带领11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
一系列数据背后
是电力央企集团有限公司
对富民兴藏初心使命的坚守

图丨2021年7月23日,公司员工、全国劳动模范彭辉(3排右7)作为西藏自治区各族各届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十三五”以来,华电西藏公司全力助力西藏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央企援藏的时代大考中交出亮眼答卷,先后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彭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罗太桂等先进典型。

图丨依托项目建设,投资2600万元建成达古移民新村,将30户75名村民从低矮潮湿的“地窝棚”搬进宽敞明亮的“独栋别墅”。

在海拔3500米的山南桑日县达古村,30栋崭新的藏式民房格外醒目。如今,这里的村民居有定所、吃穿不愁,还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幸福如意。但在几年前,达古村村民不仅居住条件相对不好,经济收入也很单一。

变化始于华电西藏公司在西藏的项目建设。


近年来,华电西藏公司大力推动西藏清洁能源开发,所属水电站是西藏在建装机最大的内需电源项目,总投资12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57.6亿元、纳税1.1亿元。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共吸纳当地群众的56台车辆参与工程运输,安排1.2万名农民工就业,群众增收超过6000万元。投资2600万元建设达古移民新村,30户75名村民从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住房。投资4875万元建设精准扶贫就业楼,已移交30间门面给当地群众经营,每户每年稳定增收2万元,形成了“搬迁+就业+致富”的稳定增收模式。

图丨达古村村民占堆靠着参与工程运输,家庭年收入10多万元,不仅买了大卡车,还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达古村村民占堆这几年一直在华电西藏公司项目施工现场跑运输,挣了钱、买了车、买了房,日子越过越滋润。


同时,华电西藏公司坚持把教育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智”“志”同扶,组织所属水电站参建各方招聘61名西藏籍毕业生,长期帮扶9名贫困学生,并协调华电其他省级公司录取西藏籍毕业生20名;招录44名“两后生”开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安置的“三定培养”,将其安置在华电所属电站工作,实现一人脱贫、全家致富。通过教育帮扶,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有效切断了贫困代际传递。


图丨响应国家电力援藏号召,捐赠资金1.5亿元,建设总投资3.9亿元的尼玛县光伏储能电站,仅用100天时间,于2016年底提前一年向尼玛县城9000余名群众兑现“光明暖冬”承诺。

尼玛县海拔4588米,年均气温-4℃,含氧不足海平面55%,海拔高,气候恶劣,长期困于电力孤网。2016年前,全县只能依靠县城的小水电站供电,冬天河流封冻时连续几个月无电可用,用上稳定的电成为县城9000多名群众的夙愿。2016年,按照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安排,捐赠资金1.5亿元,在尼玛县承担投资3.9亿元的光伏储能电站建设任务。

华电西藏公司迅速成立尼玛援建领导小组,抽调骨干人员组建援建项目部,超常规推进项目建设,垫资2.35亿元,经100天连续奋战,建成投产9854千瓦光伏发电系统、32.4兆瓦时储能系统和1500千瓦柴油发电机,提前1年向尼玛人民兑现了“光明温冬”的承诺。尼玛光伏电站投产以来,累计发电3200万千瓦时。

 图丨华电海拔最高党支部——4588党支部为尼玛县文部南村、北村提供电力技术服务。


同时,华电西藏公司按照“援藏工作开展到哪里,党支部就设在哪里”的思路,在尼玛项目部设立4588党支部。4588党支部充分运用党建联建机制,主动与尼玛县文部乡南村、北村开展支部联建,提供电力技术培训、故障诊断处理等服务20余次,为2100余名群众用电提供实实在在帮助,为促进尼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丨派出扶贫干部深入西藏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直接带动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外冲村等6个村113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脱贫。

华电西藏公司把做好驻村工作作为落实治边稳藏、富民兴藏战略部署的重要支点,聚焦精准、力求长效,全力抓好驻村扶贫工作。自2011年以来,共组织10批次80人次驻村,实施扶贫项目38个,直接带动113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华电西藏公司驻村工作队在江达县外冲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推动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为当地群众开辟出一条稳定可持续的致富之道。

图丨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在外冲村发展木刻产业解决就业82人。如今,木刻产业已成为昌都市扶贫名片,木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接续传承。


外冲村的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电西藏公司驻村工作队在走访时,发现该刻版技艺大有可为。


于是,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申请政府投资535万元、华电捐赠109万元建设木刻车间和配套设施,帮助外冲村成立了木松民族手工艺公司。同时还多方寻找市场,协调签订总额约4000余万元的长期供货协议,累计分红605万余元,并达成6000万元新的供货合同意向,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村学艺,让木刻这一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图丨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外冲村9公里通村路。


同时,华电西藏公司切实发挥当好政策落实的桥梁作用,申请到政府投资1800万元建设外冲村9公里通村路、投资3300万元修建13公里旅游公路,协调修建了外冲村幼儿园,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子女入学难问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40余户村民完成厕所改造,农忙时节主动帮群众收割青稞,为外冲村虫草、松茸等产品协调拓宽销售渠道。加强文明教化,在村内开设文明积分超市,村民的环保意识显著提升。

图丨在驻村工作点组织举办“奋斗百年路 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华电西藏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不懈深化援藏工作

全力以赴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团结富裕和谐文明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华电力量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品读华电故事 见证央企初心”⑦ |《心若向阳,无畏艰难》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能见全文发布 | 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