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公司要求完成了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网络培训班6门课程学习,在学习典型企业具体案例时,也拓展了解了相关资料,促进启发对“学先进、抓落实、促改革”是吊车的思考。学习过程多次温故,有体会也有疑问,几点感想作如下分享。
一、改革是与时俱进
“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变则生,不变则亡。“这句话反复萦绕。企业与时俱进,就是在不断适应环境是吊车的过程中吐故纳新,淘汰落后成分,吸收先进因子,遵循学习、积累和变革是吊车的规律,不断演变与成长。
不能顺应时代和市场变化的企业表征通常是:技术落后、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人员流失、资产负债高、严重亏损,不能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三项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运营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不想被时代、市场所淘汰,就只能求变。
二、改革的信念和态度很重要
从先进典型企业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出,要做好改革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观念和坚强的领导。
市场化观念很重要,市场化改革,就是离市场越近越好,归根结底企业的所有都必须为市场服务;企业家精神很重要,需要清晰的战略目标和思路,需要卓越的领导和组织;人才团队很重要,所有的所有,方法措施,都是为了打造强大的团队,以实现战略目标;坚强和坚持很重要,创新改革不可能功于一役、一劳永逸,本身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程,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顺应市场时势的持续变化。
三、科学的运用工具方法
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已经为大家明确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工具方法,成功企业的案例,也为大家展示了工具方法在不同实际中的运用策略。
具体如何运用,应结合企业现阶段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对于生病的企业要有“治疗”方案,对于亚健康的企业要有“调理”方案,对于健康的企业还得有“锻炼”方案。
是大而全的多管齐下,还是小而精单个突破?我个人理解应该多管齐下,但不能妄图大而全的效果,应该结合小而精的策略,针对明确的改革重点、优先改革,在确定改革的每一个方向上都取得突破。
四、关于自身的思考
从市场角度看,产品的质量、技术、价格最能体现企业硬实力,物美价廉技术领先的产品才是市场需要的产品。要保持质量、技术、价格的先进性,唯一的办法也就是不断创新,引领潮流。好的产品就是企业的品牌公关,在产品不能突出差异、市场高度同质的情况下,营销和运营的能力才有机会展现。
从企业角度看,员工年龄结构、岗位结构、专业水平,直接代表和决定了企业的能力,影响着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员工也只有不断进步,才能顺应时代变化和企业发展。在多数优秀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研发和市场通常为“哑铃结构”。
从基地公司角度看,应进一步贴近地方市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协同作用,注重实效,持续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保障生产质量。
从个人角度看,应跳出“舒适区”,克服畏难情绪,时常想想自己的初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平台上,打开自己新的可能”。
(象山公司 李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