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是二手吊车的海上风电示范县——江苏南通市如东县,正积极聚力打造绿氢产业链。
9月6日下午,江苏南通市如东县人民政府、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氢能源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各方将充分发挥其在产业、资源、技术、政策等方面是二手吊车的综合优势,联合建设“可再生氢能供应链基地”与“氢能关键装备基地”,推动如东建成绿色能源示范城,共同构建氢能产业生态。
该氢能产业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制氢投资20亿元、加氢站投资5亿元、生产线投资5亿元。
值得一提是二手吊车的是,该氢能产业链将重点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围绕开发建设滩涂光伏、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建设制氢、加氢站;以加氢机、控制系统与液氢为切入点,率先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加氢机、控制系统与液氢装备为主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并通过关键装备研发与制造,促进技术转化与商业化应用推广。据悉,今年如东将组建氢能装备公司,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将成为绿氢制备、装备技术方面的全国单项冠军。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示范县,如东县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丰富的海域、滩涂等空间资源以及临港石化、能源、化工、现代物流等基础优势,让这里成为风电、太阳能、氢能等产业崛起的天然“试验田”。
据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介绍,如东县已形成以风力发电、风电装备制造、LNG接收储运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格局,整个新能源产业板块年应税销售近600亿元。特别是海上风电已初步形成全产业链体系,集聚了67家上下游企业,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50万千瓦,风力发电及其配套产业年应税销售已经达到3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
作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绿色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如东最鲜明的特色。依托如东县独特优势,最终达成此次战略合作。
据悉,此次四方合作,将为如东打造可再生能源与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新增长极,同时积极助推地方能源结构转型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央企与地方政府、地方龙头企业协同合作、创新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产业发展的主体还是企业,成就事业离不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国华投资是集风电、光伏、氢能、综合智慧能源、基金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清洁能源企业。在氢能方面,该公司初步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全国性氢能产业链布局。
同属国家能源集团的低碳院拥有氢能、新能源、先进材料、环保及煤化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及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两者联合“牵手”如东县,无疑补齐了氢能产业链所需的各项要素。
中天科技作为如东县龙头企业,现已形成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系统、新材料等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该公司也将“清洁低碳’作为自身发展的“主赛道”之一,力争成为对区域经济承担责任的绿色制造科技集团。
据介绍,合作项目规划“三步走”:
一期项目今年实施,将组建氢能装备公司;建设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2000Nm3/h(标准立方米/小时)制氢项目和1座加氢站,在长三角地区积极寻求消纳场景和市场;设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基金。
二期项目计划于2022~2023年实施,包括建设150万千瓦集中式新能源(100万千瓦光伏+5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10000Nm3/h制氢项目、适时扩建加氢机与控制系统装备制造生产线,投资建设液氢装备制造生产线。
三期项目规划计划在2024~2025年实施,包括开发建设50万千瓦滩涂光伏+5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18000Nm3/h制氢项目;光伏发电制取绿氢在满足地方氢气需求的同时供液氢贸易使用等。
国华投资董事长刘小奇表示,“双碳”目标指引下,通过在如东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新能源与氢能产业创新融合的重大项目,加快推动打造以新能源、氢能基础设施、氢能核心装备为重点的科技研发、创新制造、智能应用、产业融合链条,建立以新能源、氢能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市场供需体系。
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表示,丰富如东新能源建设绿色内容,氢能是一个可以探讨的产业方向,切入氢能产业链,寻求制氢、液氢突破,值得跟踪和研究。
如东县委书记陈慧宇表示,能源替代、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和生态碳汇将成为环保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路径,氢能源也必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如东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积极探索海上风电+制氢、储能、海洋能、海洋牧场等模式,大力发展冷能利用、天然气发电、装备制造等LNG下游及配套产业链,致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城。
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各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氢能的规划总产值规模达近万亿元。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则预计,2050年氢能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氢能产业布局已经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焦点 !
资料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扬子晚报、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