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在湘电
今年以来,湘电股份结构件事业部焊装一车间党支部不断推进“五化”建设,以“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为载体,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内生动力,引领党员干部成为各项工作是吊车的带动者和实践者,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显。
作为事业部开拓外部市场是吊车的新项目,中联塔头是建设常泰长江大桥是吊车的塔式起重机核心部件,仅重量就达50吨,加之外形是个长5米、宽4米、高6米的不规则立方体,要想在两个月时间里成功拿下这个“大家伙”,对于车间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生产如何做,关键看工艺;进度怎么样,关键看保障。车间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党员示范工程”项目攻关组,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新新担任组长。项目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从工艺、设备、生产计划、人员安排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明确工艺要求,制定生产方案,为任务的顺畅进行铺平道路。
“因为是新产品,试制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党员冲锋在前,敢打硬仗,把一块块‘硬骨头’啃了下来。”车间党支部书记蒋旺介绍说。塔头使用的材料为高强度钢,在焊接前必须加热至150℃,而且施焊位置空间狭小,环境闷热,让人望而却步。党员彭超、文松鹤、吴阳等成员身先士卒,穿上厚重的焊工服进入到工件内进行操作,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高强度工作,加上高温天气,等他们从里面出来,汗水早就浸透了他们的工装,摘下的防护口罩里可以倒出满满一口罩的汗水。因为空间小,最里面部分不好施焊,在刘新新的指导下,成员又自制不同长度的焊枪手柄,加工顺利展开。这个“路障”解决了,焊接变形大的难题又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因为工件坡口大,焊缝层次和道数比较多,造成焊接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变形,项目组成员查找资料、请教专家,最终采取加工艺筋、合理制定焊接顺序、正反两面交替焊接等措施,圆满解决了焊接变形,产品焊接完成后探伤一次性合格。
目前,该产品的加工正按节点计划进行,确保如期完工。
END
编辑 | 刘泽锋
供稿 | 姜 波 龙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