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匠心传承·青春绽放—— 2024届优秀见习生(优秀师徒)
优秀事迹第二期师徒同行:成长之光闪耀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2024届见习生们怀揣梦想奔赴一线,在师父的引领下扎根项目、锤炼本领。从青涩到成熟,从跟学到独当一面,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书写担当。此刻,让我们走进这群青年,聆听他们的成长故事,致敬师徒同行的温暖与力量。
优秀见习生 /
01 师傅:程宝根 徒弟:蔡志翔 昆明电化工程项目部 个人事迹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电化改造项目的见习已悄然满一年。这一年,于我而言是飞速成长、实现蜕变的珍贵时光。我有幸参与到多个项目中,每一次接触新任务,都
刷新着我的认知 。面对天气突变、运输计划调整等导致施工延期的挑战,我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了主动与施工负责人沟通协调,灵活调整方案,全力保障施工进度稳步推进。这些经历,为我积累了弥足珍贵的一线实践经验。
我尤其感激我的导师,他不仅带领我复盘项目中的得失,更在我遇到难题时,耐心引导我分析症结、探寻对策。在他的启发下,我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不再一味依赖他人的判断。而他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也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明白:一名合格的工程师,既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收获继续前行,用所学所长为铁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见习生 / 0
2 师傅:金恢甫 徒弟:程周斌
南昌地铁机电01标项目部
个人事迹 在南昌地铁1号线东延机电项目的一年见习,让我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合格工程人的蜕变。初入现场,复杂的管线、繁多的规范让我手足无措。幸运的是,导师金恢甫始终在我身边,一句“图纸为基,现场为师”改变了我。我不再只盯着图纸,而是走进现场,实地观察、找问题、理思路。他手把手带我排查隐患、协调工序,每一次实践都让我更快成长。
他不仅教我技术,更教会我担当。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协调现场问题,我逐渐独立参与设备安装调试。我学会了与班组紧密配合,和同事并肩攻克难关。我深刻体会到,工程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团队协作的艺术。
这段见习是我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未来,我将带着导师传递的专业与责任,脚踏实地,在城市建设的征程中不断前行。
优秀见习生 / 0
3 师傅:槐爱国 徒弟:覃正道
都四山地轨道交通4标项
目部 个人事迹 我是2024届见习生覃正道,毕业于中南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都四山地轨道交通4标项目映秀镇与耿达镇间的紫荆隧道,见证了我的整个见习期,也让我收获颇丰。
师父“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教诲常伴左右,从钻研图纸、学习TBM原理打基础,到独立完成测量、工程量核算,再到负责隧道仰拱与二次衬砌施工管理,我实现了从“跟学”到“领责”的蜕变。去年暴雨导致项目断水断电、道路阻断时,大家齐心抗险的经历,让我读懂了央企人的责任与团队力量。
见习结束是新起点。我会以五局“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精神为指引,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个人成长融入企业与国家发展,让青春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优秀见习生 / 0
4 师傅:徐宙宇 徒弟:谭子文
南京地铁宁马线项目部
个人事迹 2024 年 7 月,我以见习生的身份加入宁马项目部,从对装饰装修的图纸认知,到能独立当站长管现场,这一年的成长,藏着师父的传帮带,更浸着创新的执着。
初来乍到,师父以板桥南站为实训地,用 “三维带教法” 带教:白天带我现场复核放线,拿激光测距仪卡规范;晚上结合 BIM 模型讲算量,还一起编了《装饰工程量速算手册》,让我快速上手。后来兼任宁桥站站长,我记着 “毫米定成败” 的叮嘱,搞起 “无人机 + 地面” 双巡检保安全,建 “三检制” 把地砖验收合格率提至 95%,用红外热成像查屋面缺陷…… 这些创新,都是成长的脚印。
师父和前辈们的工匠精神刻在我心里。未来,我会带着 “技术 + 管理” 双轮,为项目建设再加把劲。
优秀见习生 / 0
5 师傅:吴科明 徒弟:李松
济枣铁路2标迁改项目部
个人事迹 初到项目部,师父让我从设计方案、图纸学起,还要编技术交底资料。遇上不懂的,就追着师父、同事问。我负责尼山调水管迁改工程,还接了没人管的物设部工作 —— 这可真是个挑战。
跟着师父学做单据、拟合同,一开始总出错:权限选错、附件漏了、税率填错…… 但师父总说 “错了才学得会”,这话给了我底气。后来工点开了,1.8 公里的调水管迁改,没清表时拿着 RTK 钻林子,出来才发现裤子从膝盖裂到腰,引得大家发笑;开挖时蹲在三米深的基坑里测数据,沟里全是淤泥,扛着仪器挪步,寸步难行。
一年过去,我从大学生成长为能扛事的工程人,才懂工程是城市的脊梁,我们用匠心在大地上作画。而我,定会为这幅画添上自己的一笔。
来源 | 文中各单位编辑 | 王俊豪审核 | 杨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