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风电后市场微平台东北地区5MW风电产业装备基地投入使用

2021-09-02 13:31:18浏览:302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东北地区5MW风电产业装备基地投入使用

哈尔滨风电基地

23日,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哈南第八大道与哈南一路交汇处,一座蓝白相间是二手吊车的崭新厂房在阳光映射下格外耀眼,一辆辆物流运输车满载着生产所需是二手吊车的零部件鱼贯而入,这里是刚刚投入使用是二手吊车的东北地区首个大型风电产业装备基地——哈尔滨风力发电机组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简称“哈尔滨风电基地”)现场。预计9月20日,首批风力发电机组正式下线。作为全国首个单机容量5兆瓦级的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它的引入对平房片区填补新能源产业空白,吸引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新能源产业链条意义重大。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风机”来了 “链”就来了


“风机”来了,“链”就来了。何以见得?随着哈尔滨风电基地项目签约落地,平房片区开始着手谋划研发基地、中试车间等延伸产业项目;研究如何围绕该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拓展产业空间,招引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如何让其“开枝散叶”?一系列相关工作都被快速提上日程。

“协合集团与运达公司商定将在国内区域范围内全面展开合作,通过加大对北方地区优质资源的储备和投资开发,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并带动配套产业和能源互联网、运维检修等风电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谈及项目的拉动作用,哈尔滨市平房区招商七局局长李欣然说。

区企想法一拍即合。协合新能源黑龙江公司总经理郭春芬说,目前协合集团正在携手运达进一步引进风力发电机组相关配套叶片企业,现已初步选定平房片区进行生产,该厂房与哈尔滨风电基地厂房直线距离1.4公里。届时,这里将逐步形成哈尔滨市新能源装备制造大型基地。

“从传统的制造项目向战略新兴产业布局,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哈尔滨风电基地的落地投产对平房片区在产业布局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占地20000平方米的项目,年产出可达到20亿元,这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投入产出是极高的。”

哈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哈尔滨市平房区副区长贾玉国惊喜之余更盘算好了“下步棋”,现在区里不仅有风能资源,又引进了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下一步将在区内和区外培育、引进包括叶片等一系列产业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实现从区内小配套到区外大配套的延展。同时,平房片区还将吸引更多能源开发企业落户,不断完善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真正实现新能源产业链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手握“嫁妆”觅“良缘” 抢占新能源项目建设风口


让全国首个单机容量5兆瓦级风电机组制造基地落子哈尔滨,这样一个“大商”凭借什么招得来?

负责项目引进的哈尔滨市发改委总工程师唐建国道出个中原委:我省风资源丰富,受张广才岭和小兴安岭余脉的夹挤,沿松花江流域一线形成了最好的主风带。近年来国家能源管理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北方地区的风电场限电问题,国家能源局于2019年将我省风电橙色预警(橙色预警表示风电开发投资具有一定风险,当年不下达开发建设规模)解除,调整为绿色区域,标志着风电项目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数据分析显示,哈尔滨市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在5.6~7.5米/秒之间,风能资源可开发容量大于1500万千瓦,储量丰富,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优势,伴随风电预警解除,让哈尔滨大量优质资源储备得到释放。

然而,“风电配套产业是我们的短板,怎么办?不发展白白丧失机遇?”摆在唐建国等人面前的现实问题很快有了答案——手握“嫁妆”走出去觅“良缘”。协合集团,一家专业从事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业务的可再生能源集团;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可持续能源装备制造业厂家,目前行业排名国内前三。几经考察、洽谈,2019年4月,协合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与哈尔滨市发改委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哈尔滨市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帮企业“抢”出4亿产值 招商服务有温度上速度


经过一年试运行,2020年10月23日,哈尔滨新区平房片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协合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方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哈尔滨风电基地进入实质落地和建设筹备阶段。今年1月9日基地启动建设,8月20日基地竣工投产……“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项目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这速度再次刷新了区内项目投产记录。”李欣然说,企业自建厂房周期长,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建设速度,他们克服了冬季施工困难、成本高等问题,将项目建设周期至少缩短了四个月。

“政府投资近9000万元,为我们企业量身定制了风力发电机组装备制造厂房,该厂房最大行吊200吨,可吊装6MW及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最大单机吊装基地,平房片区的这种招商引资力度实属罕见。”郭春芬一脸兴奋地说,不仅如此,企业在落地过程中,平房片区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办理,并积极帮助企业梳理优惠政策,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各项政策资金支持。

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中心生产主管罗帅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按保守估计哈尔滨风电基地月产10台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每台价格约为1000万元,一个月即可实现1亿元产值,年底前至少实现产值4亿元。“可以说这4亿元的产值就是平房区政府帮我们抢出来的。”罗帅说。

来源:黑龙江日报

往期精彩回顾


《》公众号是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官方风电后市场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最权威的行业动态,分享后市场运营管理经验。


扫码关注我们
在看点这里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风电后市场微平台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正式投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