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四局国内首条下穿高铁大直径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2021-08-31 19:54:31浏览:2475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国内首条下穿高铁大直径盾构隧道双线贯通

8月31日,由苏州交建公司建设管理、施工是吊车的桐泾路北延隧道盾构右线洞通,至此双线贯通,标志着该工程最为关键是吊车的盾构主体施工如期完工,两次安全顺利穿越运营高铁,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横亘东西,桐泾路无法北延。建设工程遇到技术瓶颈未能实施,两公里是吊车的路搁置了十多年没有修好,被称为“超级断头路”。随着我国盾构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盾构施工技术穿越城市核心区已日益成熟。“十三五”时期,桐泾路正式被列为重点打通的中心城区南北向重要通道。


苏州市副市长吴晓东宣布桐泾路北延隧道工程双线贯通

党委书记、董事长吴言坤在贯通仪式上致辞,并代表集团公司对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自开工以来就集中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在穿越江河湖海城施工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先后两次平稳下穿多处高风险源,为日后下穿老城区、运营高铁的大盾构隧道建设提供范例。下一步将继续以慎终如始的姿态高质量推进后续工程建设,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向苏州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桐泾路北延工程起点位于城北路,向南跨越西塘河,线路全长2.4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其中盾构段长490米,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3.67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隧道连续下穿房屋建筑群、山塘河、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等密集高风险源,是国内第一条下穿运营高速铁路的大盾构隧道,也是苏州市目前最大直径盾构工程。


盾构掘进需两次下穿的沪宁城际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最小行车间距3分钟,累计沉降需要控制在2毫米以内,国内没有先例。同时,整条盾构隧道覆土厚度均不足盾构机一倍洞径,最浅处6.47米,最深处13.15米;盾构机始发后短距离连续穿越文保建筑、景观河道等,风险源集中,施工难度大。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这条隧道技术要求高,国内没有可参考经验,建设单位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等国内知名专家为高风险施工进行现场“把脉”,盾构施工风险及应对方案通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对古建筑、河床等采取了一系列加固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大盾构施工核心优势,开发应用可视化智慧施工系统,通过大数据和盾智云平台,对盾构机掘进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分析控制,应用建构筑物智能监测系统,做好应对预案,确保了施工安全。


该工程隧道盾构左线2020年10月26日始发后于今年2月5日率先贯通,隧道盾构右线5月20日始发后,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台风过境等不利因素影响,于8月31日顺利贯通。经监测,两次盾构掘进施工累计沉降均控制在 0.5 毫米以内,对运营高铁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项目负责人说,隧道施工过程中总结的“复杂建筑环境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智能精准穿越成套控制技术”为国内首创,为解决城市类似“断头路”难题提供了范例。

据悉,工程全线建成通车后,将缓解虎丘路、广济路等周边现有交通压力,对完善苏州市地区路网、提高南北向交通通行能力、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2016年的8月31日
大盾构公司在南京
横空出世
石破天惊天地宽
从万里长江第一隧
到万里黄河第一隧
再到总书记提到的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
我们一路穿越江河湖海城
做大盾构事业领跑者


让我们为大盾构点赞!
祝事业长虹,一往无前!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北京工程局【微学习】中国中铁铁腕治安全硬十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