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牡佳高铁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中铁一局作为参建单位也刷新了在中国最东部、最北部的高寒地区进行高铁建设的新纪录。
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东部,全长37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我国目前最东端的高铁线路。其中,中铁一局建设的七星峰隧道,隧道全长10291米,最大埋深423.5米,地质构造复杂,岩层风化程度高,涌水量极大,属于一级风险隧道,是全线难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也是我国牡佳高铁及黑龙江省的最长隧道。
牡佳高铁地处高寒地区,全年无霜期仅140天,冬季平均气温-19℃,最低气温达-35℃。长期低温严寒给高铁建设带来极大挑战。中铁一局二公司采用工厂化生产组织模式,将隧道施工的钢构件制作完成后,统一配送至作业现场,不仅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更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自2016年11月隧道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建设者突破了8条地质断层,穿越18处物探高风险异常区,在沼泽地上修筑施工便道,在极寒环境下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广泛应用了混凝土湿喷机械手、防水板电磁焊接、隧道衬砌防脱空装置等新设备、新工艺,先后攻克围岩破碎变形、裂隙发育、突泥涌水等突发地质灾害,应用BIM隧道全断面影像扫描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景复制”,确保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
中铁一局二公司在施工期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建设6座三级沉淀池,应用油水分离技术,采取气浮、投药等除油降解措施,确保工程建设污水排放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对噪音、粉尘管控,确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担着牡佳高铁8标386孔箱梁架设任务,自2018年8月进场以来,项目部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克服夏季温热多雨、场地狭小等不利因素影响,迅速完成了提运架设备拼装任务,并于2018年10月17日顺利实现开架。2019年8月份完成牡丹江小里程箱梁架设后,项目部立即投入到佳木斯大里程方向架梁,面临的是长距离箱梁运输造成的架梁功效降低,项目部经过多次研讨,决定打破原有2个提梁组、2个运梁组、2个架梁组的“222”配置,提出“2321”配置架梁,即2个提梁组、3个运梁组、2个架梁组、1个维修组,解决了长距离运输司机疲劳问题和高负荷运转后运辆车能得到及时维修,同时有效保障了箱梁架设进度,于2020年4月2日完成了全部箱梁架设任务。
▲架梁施工
牡佳高铁跨哈同高速1-128m钢管拱桥是我国高寒地区的首座简支拱桥。中铁一局物贸公司负责该拱桥的制作、安装。针对1-128m钢管拱爬梯及检查梯的安装、拱肋吊耳摘除、拱肋打磨除锈及复工后桥面多种施工作业交叉的情况,物贸公司及时沟通协调,全面跟进施工进度,于2020年5月底全面完工。
牡佳高铁通车运营后,将成为黑龙江省第四条高速铁路,与已开通运营的哈牡高铁、哈佳铁路共同构成黑龙江省东部快速铁路环线,牡丹江至佳木斯列车运行时长将由现在的7小时左右缩短至2小时以内,沿线城市将全部纳入到哈尔滨两小时、三小时经济圈,届时,省内将有8个地级城市实现高铁相通,对促进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出行体验的需求向往、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铁一局二公司、新运公司、物贸公司
编辑:杨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