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隧道股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推介|“一带一路”上的“总统一号工程”卡姆奇克隧道

2021-08-17 21:31:29浏览:1050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推介|“一带一路”上的“总统一号工程”卡姆奇克隧道

编者按

8月17日,国家外交部官方微信“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发布消息,专题推介由中铁隧道局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一号工程”—— “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


    “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穿越山区,横亘中亚,是乌兹别克斯坦有史以来第一条铁路隧道,是中乌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成果,也是丝绸之路重要国际运输走廊中国—中亚—欧洲的组成部分。主隧道卡姆奇克隧道长19.2千米,在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都排名第一,是世界隧道建造史的奇迹,被称为“总统一号工程”。

卡姆奇克隧道

  不到3年的建设历程如幻灯片一样一帧帧闪过:2013年5月24日实地考察,7月11日项目部正式成立,7月29日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生效,9月5日鸣放进洞第一炮,2015年3月26日安全洞进口与1号斜井之间实现贯通,2016年2月25日实现全隧贯通。从正式开挖到全隧贯通,建设者们用900天成就了火车900秒穿行大山的奇迹。

  令人赞叹的惊人速度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修建难度和中乌建设者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开挖隧道总共要经过7个不同的地质断层,建设期间仅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达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岩爆使隧道坍塌近2000立方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带来了沉重心理负担。每年冬季施工期长达5个月,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3度,雪崩极易发生,工期却是一天都没有耽误。面对艰苦施工环境和恶劣自然条件,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召开跨国会议、进行灾害会诊、制订专项方案、开展科研攻关,采用中国技术、按照中国标准、创造中国速度,让天堑变通途。

  这条隧道是中乌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新纽带。乌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在2016年新年贺辞和1月举行的经济形势内阁会议中,曾两次对卡姆奇克隧道和中国建设者给予高度评价。隧道建设不仅受到乌方高层重点关注,还得到当地人民拥护支持。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中铁隧道集团大量聘用当地员工,促进就业。曾为隧道项目开车的嘉哼,两年半时间竟练就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用隧道工作的收入孝敬父母、供弟弟上大学,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如果中国还有新的项目需要招人,我一定报名。”嘉哼向记者保证。像嘉哼这样的乌方建设者在项目中不断涌现,成为了项目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中乌友谊也会随着隧道的延伸而日益深化。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主席和时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在塔什干共同出席“安格连-帕普”铁路通车视频连线活动

不到3年的建设历程如幻灯片一样一帧帧闪过:2013年5月24日实地考察,7月11日项目部正式成立,7月29日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生效,9月5日鸣放进洞第一炮,2015年3月26日安全洞进口与1号斜井之间实现贯通,2016年2月25日实现全隧贯通。从正式开挖到全隧贯通,建设者们用900天成就了火车900秒穿行大山的奇迹。

  令人赞叹的惊人速度背后,是难以想象的修建难度和中乌建设者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开挖隧道总共要经过7个不同的地质断层,建设期间仅中等强度以上的岩爆达3000多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岩爆使隧道坍塌近2000立方米,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也带来了沉重心理负担。每年冬季施工期长达5个月,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3度,雪崩极易发生,工期却是一天都没有耽误。面对艰苦施工环境和恶劣自然条件,建设者们迎难而上,召开跨国会议、进行灾害会诊、制订专项方案、开展科研攻关,采用中国技术、按照中国标准、创造中国速度,让天堑变通途。

  这条隧道是中乌两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新纽带。乌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在2016年新年贺辞和1月举行的经济形势内阁会议中,曾两次对卡姆奇克隧道和中国建设者给予高度评价。隧道建设不仅受到乌方高层重点关注,还得到当地人民拥护支持。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中铁隧道集团大量聘用当地员工,促进就业。曾为隧道项目开车的嘉哼,两年半时间竟练就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用隧道工作的收入孝敬父母、供弟弟上大学,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如果中国还有新的项目需要招人,我一定报名。”嘉哼向记者保证。像嘉哼这样的乌方建设者在项目中不断涌现,成为了项目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中乌友谊也会随着隧道的延伸而日益深化。


转自“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

编辑:叶立鹏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三一泵送抓住夏天的尾巴,三一公益嘉年华邀您益启欢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