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蓝马甲”再战武汉疫情防控

2021-08-16 23:07:58浏览:485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蓝马甲”再战武汉疫情防控
点击上方「」可快速关注

8月10日,末伏第一天,火炉般的武汉终于迎来了时骤时疏的头场秋雨。蒙蒙细雨中,一条200多米的队伍从三公司武汉光谷管廊项目部驻地旁的停车场内延伸向远方的人行便道。


“准备好健康码和身份证……”“大家都戴好口罩呀!按标线排列,不要插队……”伴着此起彼伏的引导指令,一群身穿蓝马甲的青年在人流周遭奔走忙碌,雨水与汗水浸透了后背。这里是项目部会同东湖高新区建设局专门为周边工地设立的核酸检测点,而这群“蓝马甲”则是再次冲到江城战疫第一线的一航志愿者。


8月初,沌口某工地7人核酸检测呈阳性,武汉全市随即启动普筛,在战胜新冠疫情1年后,再度打响第二战“疫”,并特别将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建筑工地作为筛查重点。项目部主动请缨,承担了神墩三路临时核酸检测点的布设和服务工作,为周边工程的近千名工友提供免费检测。“去年,咱们能带头援建方舱医院,这回是项目部家门口的事,更要担当起来。”项目经理李彬坚定地说,“虽说时间紧,但任务必须完成好。”


诚如李彬所言,核酸检测点开放的“节点”定在8月10日早上7点,而项目部得到确切消息已是9日晚上22点。为确保万无一失,在光谷、江夏方舱医院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们连夜动员,又一次站到了抗击疫情的前沿。来不及购置冰块?让食堂在冰箱里冻几十瓶“中交蓝”。驻地水马不够用?立刻从施工现场运一批回来。检测点没电源?从生活区里接电过去。检测车里缺试剂桌?征用经理的小茶台……“准备工作是有点紧张,但一切井然有序!”项目党支部书记高铭说。


临时核酸检测点设在项目部办公区西侧的车库内,咽拭子采集区布置在一辆由公交巴士改装的检测车上,检测车旁的雨棚里搭设了两个登记区,车库外一条用水马和200米警示带围成的“L”型走廊是候检排队区。“检测点单进单出,所有人从候检到登记,再到取样离开,始终单向行进,没有交叉。”项目部安全总监贾博明一边用警示贴在地面上标注安全间距,一边介绍检测点的设计思路:“各区域都有‘蓝马甲’盯着,全面受控!”


“大家打开微信中‘武汉战疫’的健康码,注意是微信,不是支付宝……”人事员刘彬把守在候检队伍通往登录区的闸口上,负责检查健康码,并控制进场人数,还时常要拿手机指导注册健康码,因为腾不出手来给自己撑伞,被雨水淋了个透,“很多工友没有武汉的健康码,我们要现场帮他们申请,有些上了年纪的工人听不明白,还要反复讲几遍。”


“彬哥,再放10个进来呀!”雨棚下的登记区里传来办公室主任张康阳的呼喊,“带身份证的去左列,只有健康码的去右列……按脚下的标线站队,不要拥挤、不要拥挤……”同样的话,不知喊了多少遍,几小时下来,原本嘹亮的嗓子已然沙哑。


“规范佩戴口罩,前后不要交谈……队尾的工友们自觉站到人行便道上去,不要影响道路交通……”200多米的侯检队伍是安全员马龙和于庆奥的责任区,在他们的指挥下,长长的人流排列整齐、井井有条。


从早上7点到下午16点,临时检查点累计为812名建筑工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十余名志愿者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一系列任务。


“多亏你们了……我们一家几口都在工地打工,真没想到核酸检测还能送到咱身边来……感谢政府关心,感谢一航局……”工友们南腔北调的肯定,洗去了志愿者的疲惫,也擦亮了一航品牌的责任担当。


素  材 | 三公司

供  稿 | 王   琦

编  辑 | 钱梦奕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航一航局与国能黄骅港务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