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论道传递价值导向,交流管理心得。邀请相关单位总工围绕“科技创新如何引领企业转型”话题展开讨论——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利,人民赖之以富。建筑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科技创新水平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近年来,公司“上陆进城”,坚守传统主业优势的同时,开拓新领域、新业务,不断强化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开发与应用,着力为回归集团基建板块第一梯队增添新动力。
科技创新应更“接地气”
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拼人头、砸资金,而是看谁真正在科技创新上有两把“刷子”,即掌握多少核心科技,或者说一项科技成果掌握程度多深,这些是影响企业“江湖地位”的硬实力。作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应为施工“服务”。以在建项目为支撑,将科技创新成果落实落地,形成科技创新成果与生产力提升的全线贯通;而后,在实践中继续发现创新点,积极挖掘、提炼、推广,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有成果,找到契合项目点位,实现落地生根。船机设备利用二维码巡检,提升信息完整度和准确度,“安全事故”VR模拟加强代入感和可操作性,都是先进科技运用到项目生产的典型案例。但各种微创新不能成型后就束之高阁,而要积极推广运用,提高普及力度,真正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依托在建项目实践,可促进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技术研发,支撑履约创效。如钢筋绑扎过程中研发的“多边形截面桥梁墩柱钢筋笼整体绑扎、吊装胎具”,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就是有效的转化过程。
此外,施工中面临的高大墩柱、超大尺寸顶管、高原冻土施工等,都蕴含着诸多创新成果的“虚位”。只有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器”,把技术攻关作为“练兵场”,充分学好、用好科技创新成果,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才能打开市场,通过技术攻关创新创效,并及时转化为成果,才能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公司 安秀山)
要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
今年,公司科技及技术质量管理工作会提出“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撑。”其中,建设一支具有挑战意识、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团队,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是关键。
让“冷板凳”热着坐。技术创新是一项苦差事,一项重大课题要进行上百次的攻关,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从事这项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技术创新人才凭借一腔热爱,在“冷板凳”上积极作为,将“冷板凳”坐出热度,企业选拔创新人才应将这份热爱作为重要标准。人才选拔,要积极发现、发掘和使用善把“冷板凳”坐成“热炕头”的创新人才。
培植人才成长沃土。“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而储之。”人才培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以技能大师工作室、老专家带新骨干、一线实践、校企合作等为载体,在强调专业化培养的同时,进行多专业融合,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能力。
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在于使用,要用好创新人才,保护利用好他们的创新激情。在推进技术研发工作中,因人施策,为创新人员提供相匹配的岗位,在企业内部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创新人才的内生动力。(二公司 刘德进)
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加减法”
当前,企业普遍对安全文明施工的重视程度不断深入,可从科技创新角度切入,做好“加减法”,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我们这样历史底蕴深厚的企业来说,最宝贵的是经验,但同时最需要提防的也是经验。用好经验,可以变为财富,用不好则会成为束缚。时代日新月异,我们干事创业不妨胆子大一些,时刻用创新的眼光看待和思考问题,更要敢于去尝试,挑战困难。
对于安全管理,我们需要减少人为失误,落实“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策略,如五公司钦州港项目,创新采用大型沉箱墙段钢筋整体吊装技术,取缔了吊车高空吊人穿钢筋作业,减少钢筋接高过程的高空作业人数及作业时长;采用大型沉箱智能化安装控制技术,实现了沉箱无人压水下潜,减少水上水下作业人数;采用基床抛石整平振夯船技术,实现基床抛石、夯实、整平机械化作业,取消了常规潜水员水下整平作业……只有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敢于试新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达到“换人”“减人”目的,我们才能以物的安全状态代替人的不安全行为,让安全管理既简洁又有效。(五公司 张全林)
用科技创新敲开新领域创效“大门”
企业效益从哪儿来?科技创新是关键。作为新设公司一员,我们要想在房建领域站稳脚跟,拓宽市场份额,就要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以科技硬实力敲开房建工程效益的大门。
行动之要,思想先行。首先要牢固树立科技创新意识,树立“效益为根本”的意识。目前,我们还更多停留在“边学边干”“慢慢探索”的思维,加强紧跟市场、主动求变的紧迫感,核心在有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核心产品群的勇气和魄力。如果没有“金刚钻”和“杀手锏”,谋求江湖地位就是一句空话。“金刚钻”“杀手锏”就是我们的效益所在。
打造“金刚钻”“杀手锏”又应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城建分公司为例,结合当前建筑业的EPC创新承包模式,我们正着力通过加强设计管理,强调设计优化和深化设计的作用,减免多余工序和工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同时,城建分公司依托达州医院项目、琼中女足11人制足球项目等,正在探索应用专业化房建施工技术,着力强化房建领域科技创新。尽管我们和行业标杆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只要坚定信心对标学习,扑下身子狠抓落实,会以实实在在的业绩促进企业发展提升。(城建分公司 陈业林)
素 材 | 以上单位
编 辑 | 钱梦奕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 荐 阅 读
开会开会,心领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