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八局二公司【青声青语】随着延安精神,砥砺前行

2021-08-14 12:15:56浏览:467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青声青语】随着延安精神,砥砺前行
我们启航了,没有“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的不安与惆怅,有的只是作为工程人那一往无前的勇气。算不上风雨兼程的辛劳,但也有一波三折的坎坷,我们来到了延安,来到了西延线项目。
踏足于革命先辈驻守过的土地,陕北的风依旧是那样的喧嚣,她呼啸着,吹散了琐碎的黄土,拂弯了坡上的作物,却带不走那一个个红色的脚印,也磨不灭那坚毅顽强的延安精神。“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前辈们用鲜血守护的土地,如今的我们用汗水去浇灌,用双手去建设,让这片革命圣地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我们是青年,我们也是祖国的建设者,我们背负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背上灰绿色的工作包,行走于山川树林之中,我时常会想,是否我的脚印在某一步会和先辈重合,我的灵魂会在某一刻与延安相融,纵使山高路远,道阻且长,延安精神会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作为一个合格的工程人,图纸就如同文人的笔,侠客的剑,不能熟悉掌握图纸内容那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我们来到项目部第一件事就是各自熟悉图纸内容,从桥梁的桩长、墩高、混凝土标号,到隧道的净空,围岩等级,开挖方法,一张张图纸化作甘霖,滋润着我们知识的荒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经过几天的图纸学习后,施工现场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拿着图纸,带着问题,我们跟着各自师父走到了施工前线。“超前支护所用管棚和小导管有什么区别?”“三台阶法临时仰拱法是如何施工的?”师父在现场一一解答我的问题,也让我对隧道施工的认识逐步加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的知识与经验能同我的肤色一样日渐加深。
在我们来到项目部的第一天,梁主任就告诫我们,做工程就像练功夫,先练外家功夫,再学内家劲道,内外兼修才能有所成就。诚然如此,光是学会外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内业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白天去到施工现场学习,晚上回到项目部完成填写施工日志的填写,午夜还和工程部的前辈一起去找过监理报检,每一天都非常的充实。前辈们也是相当的照顾我们,工作上有问必答,生活上有求必应,或许就是工程人的传承吧!前辈的倾囊相授,后辈的虚心请教,这或许便是推动国家基建工程持续前进的动力吧!
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师父告诉我一定要“多学多问多做多思考”,这是我在西延项目学到的第一课。今天,陕北的风沙依旧吹拂着我的脸庞,我抬起头看到的不只是天边的云卷云舒,还有我对未来的无限畅想。我们站立在延安这片土地上,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将美好的中国展现给埋骨于此的先烈们,我们用行动告慰他们,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这就是我们二司青年交出的答卷。

信息来源:西延项目部  见习生 李昊男






长按 扫描二维码,将二司装进口袋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八局二公司【一线动态】叙毕铁路斑竹林隧道掘进至分界里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