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建军节 | 致敬!最可爱的人!

2021-08-01 23:24:42浏览:1351 来源:吊车出租   
核心摘要:建军节 | 致敬!最可爱的人!

点击灯塔上方蓝字关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点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火种,“中国军人”就此诞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脚丫衷心祝愿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94岁生日快乐!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破碎的城墙容不下安静的课堂,乱世里没有茶余饭后的恬淡,我们之所以能在太平盛世里安静学习、工作、生活,那是因为有戍边战士日复一日的坚守。近期的汛情,正是他们冲在一线,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战斗,组成钢铁长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其实,大脚丫作为“石油师”的后人,那股“攻坚克难、为民服务”的“军魂”早已刻在了每名石油工程建设铁军的骨子里!更不用说我们的建设者中,也有很多退伍老兵,他们脱去“橄榄绿”穿上“石化红”,用铮铮铁骨践行着“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今天,大脚丫就带大伙一起去看看这些退伍老兵!



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把任务完成好!


张振声,1921年出生,胜利油建公司退休职工。今年与党同龄的他在国家的号召下先后参加过东北解放战争、淮海战役,荣立过大小战功10余次。退役后,张振声老人满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美好希冀,毅然加入石油行业,先后转战大庆、克拉玛依,并于1963年来到胜利油田,担任胜利油建公司预制厂厂长,于1983年光荣退休。



从风华正茂到期颐之年,张振声老人始终初心不改,使命不怠,凭借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满腔热血和军人攻坚克难的韧劲,带领着干部员工完成了东辛长输管线等多个历史性项目,叫响了“铁军”品牌,将青春与智慧尽数奉献给了他忠爱的石油工程建设事业。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就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老人接到了一份来自组织的特殊“工作邀请”,为青年党员、团员上一节党史主题党课,老人悉心准备,然而就在活动临近之际,一次不慎的跌倒,让他不得不靠轮椅出行,对于一名百岁的老人来讲,无疑是危险的。



家人心疼他,劝他推掉活动,专心休息,他却少见的“拗”了一把:组织信任我,我就得把任务完成好!于是,就是在活动开展的当天,老人如时出现在胜利油建,针落可闻的活动现场,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现场所有人都被老人心系组织、心系企业、心系青年所打动,这薪火相传的精神,接续奋斗的力量,激励着广大石油工程建设者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行。



无论什么天气,无论什么时间,他都是第一个


卢忠连,2014年在大学期间参军入伍,在河南新乡解放军某部服役,新兵三个月集训期间,基础科目考核4项优秀,1项良好,获得优秀新兵证书。下连队后参加步战车炮长集训,被选为步战车炮长,因全年训练成绩优秀,维护保养装备良好,被评为优秀士兵。16年6月份新乡发生暴雨内涝,卢忠连参与了抢险救灾,同年参加西藏边境重大演训任务,之后退伍转业,回到大学完成学业。



2019年来到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工作,一直以来,他爱岗敬业,不畏艰苦,长期坚守项目现场,兢兢业业,毫无怨言。2019年10月,他到达镇海炼化项目开展现场测量技术支持,从2019年到2021年,他在东营呆的时间还不到四个月。



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没有完全缓解的情况下,卢忠连顶住压力,做通家人工作,孤身一人辗转奔赴镇海炼化现场,组织开展工作,该公司成为疫情期间第一个进入施工现场开展测量作业的单位,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



常驻现场期间,卢忠连做到了无论什么天气,无论什么时间,只要业主有需求都能在半个小时之内组织进场开展测量,保障了现场施工的稳步进行。在高密度法聚乙烯装置施工中,工艺与结构专业两只队伍施工中因为现场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分歧,卢忠连帮助业主测量主管分析原因,制定了可行的测量方案,及时查明原因,落实了责任,加快了施工进度。



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褪色


程定元,43岁,1996年入伍,在新疆伊犁武警8663部队服役,兵种是机动武警。中原设计公司服务中心副经理、支部副书记。



虽然退伍已有20余年,但在程定元心里,三年的部队生活是他一生的宝贵财富。“部队培养了我军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做事雷厉风行、敢打敢干勇于担当的责任心,我就是要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不褪色。”程定元对自己有着明确的要求。



作为后勤服务岗位,要做到的是“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优质服务,岗位平凡却至关重要。这个岗位需要更多的细心、耐心。“车天天在路上,安全马虎不得”。不仅司机的安全意识要天天“敲打”,车辆的车况还要时时保障,做好全面检查。程定元的手机更是24小时待命,因为车辆可能随时需要协调调度,遇到冰雪雨雾天气,更是“没一刻踏实”。



与此同时,在疫情期间,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更是全力协调采办防护物资,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给居家办公同事送电脑、给隔离人员送去一日三餐,为郑州上班人员接送上下班,为在重点隔离区的同事买药送药,为没有口罩出门的同事送口罩上门……凡是需要的,他都无条件想办法解决。



在岗位发光发热,才能彰显军人本色


在克拉玛依中原油建公司不大的院子里,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有一个人早早起床在预制场边走边如数家珍的查看;在富城能源施工现场,几乎每天都要一个身影总是来的最早,离开的最晚;每天晚上总有一盏灯长明至深夜,灯下的人不停得翻看施工图纸,时而眉头紧锁、时而笑开珠颜……他就是中原油建公司巴州西部工程项目管理部克拉玛依项目部执行经理王扬洋。



因为项目在组建期,配备人员较少,虽说他是执行经理,不如说他是一孤家寡人。技术质量、安全生产、预算投标、现场管理等,无不是他一人在操心,有时还要披上围裙客串厨师。但他从来没有一丝委屈,每天乐呵呵面对一切。



“部队大熔炉铸炼了我的意志品格,虽然已经退伍,但是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只有在岗位发光发热多做贡献,才是真正的军人本色!”王扬洋也是这么做的。



去年底,在富成能源集团天然气处理站搬迁项目施工中,王扬洋与项目部两名员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分包商员工工作积极性,冒严寒、战风雪,如期实现项目投产运行,受到业主置文致谢,树立了该公司形象。同时,也为后续市场开发、工程承揽打下了坚实基础。



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马海涛,1986年入伍沈阳军区某炮兵旅特务连,上士班长;1990年河南油建公司机械化施工处机械手,1992年成为机械班长,六载时光可以让一块石头磨平棱角,也能让一个稚嫩的青年变成稳重的军人。退伍后的他带着满腔的热血和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时刻秉持着一名党员和军人的思想觉悟,在工作中依旧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庄严的承诺——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2018年4月,长庆油田十二厂店子作业区的庄三联项目开工。项目刚开工,身为项目经理的马海涛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没有一份正式的施工蓝图,施工图纸均为电子版且频繁改动。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及紧迫性,马海涛带领项目部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边施工边审查图纸,发现问题积极与设计单位沟通,驻扎施工现场,深入工地改善管理模式。



他带领项目上所有参战人员发扬军人攻坚克难精神,想尽各种办法提高生产进度——大雨断路就修路,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最终轻烃厂于10月顺利进投运。在成绩面前,马海涛始终保持着一名老兵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一丝不苟的要求自己,甘于奉献、不计名利,始终坚守着党员和老兵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澎湃的激情,不断向新征程迈进!



放下钢枪,放不下的是初心


熊波,45岁,中共党员。1995年部队转业前,他是部队的工兵,排雷、布雷、防化都是他的专长。在他的档案里,还有一张优秀士兵证,那是军旅岁月最难忘的见证。脱下军装,脱不掉的是军魂;放下钢枪,放不下的是初心。



作为一名高党龄的退伍老兵,熊波脱下一身戎装,为国为民的满腔热血却始终深怀于胸。疫情爆发,他是送菜送药的逆行者;社区服务,他是矢志坚守的志愿兵;工作在前,他是敢闯敢干的先锋军。



今年,由于江汉油建公司的机构优化调整,他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目前主要工作是通用设备管理,为中俄东线、南干线、广西支线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跟踪、档案管理等通用设备保障。截至目前已负责了中俄东线80余台套,南干线60余台套,广支线40余台套的设备管理。



今年建军节前夕,熊波又与他的战友相聚一堂,共忆岁月。他说,他最爱的歌是《咱当兵的人》,每每哼唱,热血豪情便涌上心头。“经过军队的党性淬炼,就像土烧成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即便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特殊的光彩。”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任联清,18岁入伍,曾经年少的他,义无反顾奔向军营,舍小家保卫祖国;现在,已步入中年的他,常年征战驻扎一线,舍小家奋战施工现场。脱去“橄榄绿”穿上“石化红”,他用铮铮铁骨践行着“退伍不褪色”的光荣传统。



那天,暴雨如注,刚好是江苏油建公司青宁项目304县道定向钻回拖,因为不能中断,必须夜以继日连续施工。此处承包点的负责人正是任联清,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作业,他白天忙完手头重要工作,就立即赶赴施工现场。



定向钻预制管线调整回拖管位时,现场操作人员全都在忙中有序的紧张施工。因天气恶劣、时间紧迫,多台设备同时运行,操作人员有点忙不过来,任联清二话不说当即抓起吊带,开始配合起吊工作,“吊带挂好了”任联清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边冲着吊车方向扯着嗓子大声喊,边使劲比划着。



雨中的304县道定向钻施工现场泥泞不堪,一脚下去,高帮劳保鞋就陷入泥浆里,他一步又一步艰难地拔出来,再踩进去。红工服早已浸透,已经分不清究竟是汗水、雨水还是溅起的泥水,他就这样和机组人员一起苦干了一整晚。



新的战场他仍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说人生是漫长的旅程,那么青春就是旅途中最灿烂的一段。1992年12月王伟应征入伍,经过辛苦磨炼的他,随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消防战士,在平凡的岗位上,把青春和热血注入警营,在一次次的灭火救援中磨砺成长,在多年的军戎岁月里展现热血男儿的价值所在。



记得那是当兵第二年的一个夏季,国道上一辆载满汽油的罐车侧翻发生泄漏,极有可能发生火花引燃泄漏汽油。王伟在危急时刻主动请战,要求承担破拆任务,凭借扎实的实战经验和业务功底,反复观察周边环境及变形箱体,在征得现场总指挥同意并做好个人的防护后,在战友水枪的保护下潜入夹杂着汽油的破拆现场中,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胆气,成功完成了破拆任务。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王伟说:新的战场他仍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做到退伍不褪色,继续发扬人民军队具有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中原建工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脱下军装,脱不掉的是军魂;

放下钢枪,放不下的是初心。


不论是卫国战士,还是建设铁军,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退伍不褪色,军魂永在心!他们将时刻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继续前行,为建设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大脚丫在这里向你们说声:辛苦啦!祝你们节日快乐!



学党史:党史上的今天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举行

1927年8月1日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南昌。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8月3日开始,前委率领部队陆续撤离南昌。在南下途中,起义部队于9月底10月初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优势敌军的围攻,保存下来的武装,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粤赣湘边界地区打游击。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批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规定以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素材:所属各单位

编辑:苏豪鑫

责编:陈    东

审核:孟庆江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今天,致敬人民子弟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