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
饱经沧桑而生生不息
这一切
源于中国共产党人
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中铁十局优秀共产党员档案
■ 姓名:符胜斌
■ 年龄:43岁
■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参加工作时间:2001年6月
■ 现任职务:上罗7标项目部经理
参加工作以来,个人先后获得2013年度“中国中铁优秀青年项目经理”称号;2014年度局“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2018年度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河南安罗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百日大干”暨“冬季大会战”劳动竞赛优秀项目管理人员等称号。
一、抓管理,把好创优创效关
符胜斌同志坚持把规范管理,把从严管理贯穿于施工管理过程的始终,根据新的施工管理格局,进一步强化了项目制度建设,组织人员重新编排了《上罗七标项目部管理制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会议制度、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安全责任制度、项目责任公开制度等,明确了项目人、财、物管理权责,建立了相应的检查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和收入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为规范项目工作程序,强化企业管理,他以身作则,使项目职工精神面貌有了显着的变化。
他十分重视和关注成本管理和项目创优工作。在施工生产方面,为确保公司和项目效益,前期他带领项目团队开展项目组价、施组整体规划、变更索赔策划等,建立好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从开源上进行组织筹划。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现场管控等,在节流上做好成本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项目在组价方面为公司创效1500万元;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前期临建阶段统筹考虑后期水稳站和沥青拌合站与砼拌合站共建共享,项目采用租用当地敬老院、临建绿化与永久绿化相结合等方式,为项目节约成本240万元。
此外通过变更索赔,取消部分亏损涵通道、增加清淤换填等为项目创效480万元;在创优创新方面,通过采用可周转料仓波形钢板隔墙、可周转重复利用走道板、预制梁液压模板、自动喷淋台座、龙门吊滑触线装置、振动拌合设备、高强预应力管桩等一系列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为项目提质增效,节约成本210万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管控和创优创新,并取得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截止目前获得了省级工法1项、专利4项、QC活动成果2项、获得了股份公司2020年度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获得集团公司QC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四新”技术成果1项、河南省样板工程申报2项、论文1篇、微创新成果7项,并在业主月度履约考核中均名列前茅。
二、谋全局,抓大事促发展
上罗项目由于前期设计单位变更及多方面的原因,给后续的施工带来很多的不便,同时给工程耽误了太多宝贵的施工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主动请缨,毅然挑起了这份重担。他及其他工作人员设计了克服困难的一系列方案,并协调专家论证,在严密考证的前提下进行施工,放弃休息,轮流值班,苦战、硬战在一线。他长把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挂在嘴边,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务必永不生锈,闪闪发光。
项目全线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较多,施工风险大,安全压力大。自项目开工以来,在理顺外部关系的同时,他深入施工现场,按照公司和业主下达的节点工期目标,组织召开施工生产会议,制定节点计划,压实工区责任,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个工区,制定奖罚措施,做好监督落实。定期展开项目经理办公会、每周进行项目经理带队检查、定时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做好现场服务,及时解决现场存在重大难题。
特别是在土源问题上,由于项目所在地均为平原区,土地性质大部分为基本农田,土质均为膨胀土,能够用于路基填筑的土源非常少,这严重制约了路基土方填筑施工。面对以上难题,他带领项目团队,对项目周边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和地方政府对接,前期采用了坑塘土、房建土等方式解决了一部分取土,但是面临本标段近400万方的路基填土,这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路基填筑需要,后来他们又广开思路,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和引导,对线路附近的农田向当地政府提出可以采取高标准农田改造的方式进行取土,这不仅解决了他们的用土难题,还为地方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改造后的农田便于农民耕种,提高了土地质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全线起到了引领作用,其他标段也进行了效仿,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在土源问题上解决了,在取土方式了也遇到了难题,由于本地区均为膨胀土,遇水膨胀,土质含水量大,拉到路基上长时间不能晒干,不能达到最佳压实含水率,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面对困难他们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多方调查了解、取土试验,最后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项目膨胀土的上土方式,那就是现在土场内进行挖沟降水、分层浅取,对土源进行犁铧翻嗮,掺灰翻拌,这样含水率在土场内就降低了4-5个百分点,拉到现场后再进行1-2次的翻嗮就能达到最佳含水率,提高了施工效率2倍以上。另外在雨季施工时他们采取雨前对土场、便道、施工现场进行覆盖的方式,确保雨后能够迅速恢复施工生产,在晴好天气施工土方时制定24小时倒班制度和送餐制度,确保人歇机械设备不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本标段土方施工已经过半,在全线遥遥领先,土方每天填筑在2万方以上,高峰期可达3-4万方,大大提高了土方施工进度。
三、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符胜斌同志是一个喜欢与时间赛跑的人,8小时工作时间,他像一个不停旋转的陀螺,在项目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8小时之外也是他的工作时间,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争取时间,当天能做完的事情他决不会推到第二天,每次到外地出差,只要事情办妥,他都会马不停蹄的赶回单位,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却包含着符胜斌同志对工作无限的热爱与无私的奉献。多年来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深入一线,和职工们一道同甘共苦,苦干大干,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大干100天”的号角下,他每一天都是早出晚归奋战在淮河特大桥,作为一名负责人,除了自己身体力行,最重要的是决策出一套好的施工方案以及有效的用人决策。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时刻站在员工的立场,关心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解决他们的困难,让协作队伍的每一员都能把全部的心思灌注在这座大桥上,也许大家都还在熟睡,他就已经在工地准备一天的工作,每天很晚才看到他回到经理部,带着一身疲倦,静静的休息一会,接着可能又是开会或整理一些资料。每天晚上都忙到12点以后,几个月下来他发现自己的体重瘦了十斤,脸也黑黝黝的,比刚来时显得苍老许多,这种吃苦,奉献的精神真是让人由衷的敬畏!
面对上罗项目工期异常紧张,他没有低头,一路披荆斩棘,坎坎坷坷,从不言放弃,他说他要努力,他要勇往直前。也许就像诗人布莱克说的:“激情和表情就是美,一个生动的表情会使一副平庸的面孔顿时变得光彩照人。”但愿他和他所有的同事们能凭借洒脱的个性、宽容的心胸,自信的微笑、积极乐观,不屈的斗志,最终给国人带来一份傲人的成绩,一份伟大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