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大桥局集团“智慧梁场”里的大智慧

2021-07-29 23:30:19浏览:3968 来源:吊车出租   
核心摘要:“智慧梁场”里的大智慧


7月29日

中铁大桥局参建的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

深中通道第25片梁架设完成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

了解深中智慧梁场的“大”“快”“精”



深中通道“智慧梁场”有着完整的配套设施

智能生产、智能养护、模板拼装等现代化设备

代表了中国桥梁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深中通道全线箱梁

均通过“智慧梁场”生产

整个梁场共划分为

混凝土输送中心、钢筋加工中心

钢筋绑扎中心、箱梁制梁

箱梁存梁区、出海栈桥

试验室及预应力超市等10个主要功能区域

犹如一个超大型的智能超市


▲智慧梁场

“智慧梁场”是中铁大桥局

在港珠澳大桥项目预制梁场经验基础上

全面推行自动智能化、工厂化

及装配化的建设理念

应用物联网+、BIM及信息化等技术

实现模板自动化、钢筋部品化

及混凝土生产智能化

打造的国内最先进的梁场


智慧梁场管理平台



智慧梁场位于中山市马鞍岛

濒临珠江口海域

深中通道项目的每片箱梁

都在这里“出生”


  仔细操控器具,将材料缓缓注入模具,等待作品成型、再进行整体吊装入模……这不是烘焙食谱,而是深中通道项目每片箱梁的浇筑过程。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上千吨的箱梁预制工作变得如此高效。

 


  不同型号的箱梁预制,同样难不倒咱们的“智慧梁场”。与40米箱梁预制不同,60米箱梁随下部结构施工进度进行预制,通过最先进的BIM技术,分别能实现最大重量为2752吨的标准宽度混凝土箱梁和最大重量为3180吨的变宽混凝土箱梁的精准预制。


▲将BIM技术运用于“智慧梁场”





智慧梁场拥有

“下单后1分钟收货”的极致速度

重量相当于近1000台小轿车的

“巨无霸”钢箱梁

是如何从预制厂“发货”至架设桥位呢?



  深中通道项目水域环境复杂,施工里程长,上部结构梁片类型多、重量大、安装难度高。来看看智慧梁场如何化繁为简?


寄 件
在72轴模块车的有力托举下
1800吨的大家伙上船啦



  3月26日,深中通道首片钢箱梁从码头运出,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建设者决定将钢箱梁横放于集控组合模块车上,采用横向滚装方式装载上运输船。整个装船过程,高效流畅,精准落位,这是国内梁体结构体量最大的一次滚装上船


出 海


  

  将钢梁装上运输船后,需要通过滑道梁、千斤顶将钢箱梁由运输船拖拉滑移至中山梁场出海平台。
  深中通道首个钢箱梁采用整体制造、运输和吊装的模式,使海上作业工厂化,有利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降低施工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伶仃洋的生态环境。


发 运



  到达出海平台后,再由“天一号”运架一体船起吊钢箱梁、运输至桥位、架设安装。
  通常取梁工作在潮位最低时进行,架梁工作则在最高潮时进行,因此,“发货”速度还得看天气,如果天气条件好,在同一天潮位允许的情况下,一天内可完成取梁和架梁工作,否则,架梁工作就只能等到第二天了。


抵 达



  4月2日,在波光粼粼的伶仃洋上,中铁大桥局“天一号”的船员们早早就各就各位,开始了深中通道首片钢梁架设的取梁工作。随着抛锚、进船、取梁提升、退船、落梁到甲板加固等一系列动作,“天一号”稳稳地将钢梁长133.1米、宽20米、高4米、重达1780吨的钢梁“背”在了身上,这相当于1000辆小汽车的重量。
  17时58分,钢梁被稳稳地架在桥墩上,一片钢梁的“海上之旅”到此结束。


  深中通道首片钢箱梁架设运输线路长、穿越航道多,且取梁、运梁、移梁及架梁均需特定潮位方可进行施工,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全体建设者的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了首梁架设工作。
  6月25日至今,深中通道项目部已经架设25片梁,进展顺利。




施工组织和大型设备
是精准安装“钢铁巨人”的必要条件
缺一不可


  “天一号”是国内首创单体船型结构、全电力推进的海上架梁施工专用起重船,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无需辅助船舶,即可独立完成取梁、运梁和架梁工作。

  深中通道海上箱梁种类多,吊高达64米,要求“天一号”的架梁吊具适应5种类型的箱梁,中国中铁大桥局项目部通过多方面的设计验算,设计制造出重达550吨的吊具,既节省了材料,施工中又节省了人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天一号”在深中通道将要完成共计280片梁的架设,其中最重箱梁达3180吨,相当于2000辆小汽车的重量,这也是“天一号”将要面对的有史以来最重的箱梁,64米的架设高度也将打破它的历史作业纪录。




图片:刘海浪 薛 壮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山推股份:闻“汛”出击 风“豫”同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