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理论武装。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最高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最关键的是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理想、政治要求融入党的作风之中。我们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形成并深化发展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思想,及时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党员、干部对党的作风建设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是以集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为首要任务,通过理论武装促进党员、干部统一思想、改正错误、树立形象、增进团结。当前,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学思践悟、入脑入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作风建设之基。
坚持人民至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都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负重前行、艰苦奋斗取得的。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这些伟大成就也就无法取得。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抓常抓细抓长。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我们党历来都是奔着问题去的,每一次整顿作风的成效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我们党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都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靶向治疗,推动整改落实。通过一次次的改作风转作风,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然而,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作风建设重在抓常抓细抓长,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招,持久抓、见长效。实践证明,作风建设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能有效防止虎头蛇尾、不良风气反弹回潮。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只有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才能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实践证明,领导带头就是无声的命令,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作用,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所在。
坚持建章立制、狠抓执行。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也很难解决。治本就是要建立完备系统、科学有效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使改进作风有评价标准、有行为准则、有环境氛围。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党以法治思想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建立起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并狠抓执行,对违规行为做到“零容忍”,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姑息,作风建设才能长久长效,真正实现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 扫码关注我们
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纪委办公室 党群工作部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