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去,
中国水电,
我们来定义什么是路!
2014年4月,东方电机研制是吊车的白鹤滩转轮模型在中科院水力试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东方电机成功中标白鹤滩左岸全部8台机组!在白鹤滩机组研制过程中,项目团队从水力开发、电机绝缘、通风冷却、制造工艺等9大方面40个课题进行专项科研攻关,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吊车的核心技术。
苍茫是吊车的山岭间,蕴含巨大能量的金沙江水从进水口流入,逐渐靠近电站的核心——世界首批百万千瓦的超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为什么要走,
逐梦之路勇于开拓,
数千个日夜,
为什么敢走,
焊接的精雕细琢彰显责任与担当,不断的创新是企业成功的秘方。2020年,东方电机“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通过验收,叠片机器人高效运转,自动包带机上下翻飞……智造出的每一个部件,都成为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机组核心组成部分,质量、效率、动力,在这一刻迸发出炙热。
白鹤滩,
时间的指针调回2006年,千里之外的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内,研发设计、工艺制造顶级专家摩拳擦掌,准备开启一场“登顶”之旅。
我们来告诉你答案!
翻过一页历史,
因为信仰,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这个重达350吨的“巨无霸”,由上冠、下环和15片叶片组合而成,在白鹤滩工地现场进行生产制造。
坚守中迸发出创新的力量,
这是一条注定充满挑战的路,
金沙江,川滇界河。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水电清洁能源走廊。就在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水上,一江之隔,左边是天府之国,右边是彩云之南。白鹤滩水电站,这座震撼世界的“超级工程”正横空出世。
磁轭,转子的核心部件,由16000余张4毫米厚的磁轭冲片分900层叠装而成。在这一过程中,磁轭同心度要控制在0.15毫米以内,即使是0.01毫米的偏差,也会被放大900倍,将对磁轭和转子的安装指标造成难以调整的影响。
登顶世界之巅!
白鹤滩水电机组“大容量、大尺寸、高标准”的特点,更像是一个“放大器”,使每一项子课题的难度都成倍增加,打造百万千瓦精品机组,每前进一步都是在“无人区”探索,每取得一点收获都弥足珍贵。
转轮的整个焊接过程需熔敷金属约11吨,焊接人员必须长时间以一个不规则的姿势,手持焊枪,保持固定的角度匀速移动,任何大一点的摆动,都可能导致产生过多的焊接缺陷而前功尽弃。
转子吊装,是水轮发电机组进入总装环节最重要的一步,白鹤滩水电站单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有50多米高、8000多吨重,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作为发电机的“驱动源”,转子的重量就达2100吨,是整个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但是,在庞大的身躯里,却有一颗精致的心。
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
这条没人走过的路,
这条充满挑战的路,
在创造精品的过程中,作为骨干的谭见伟和他的团队通过精细称重、动态监测等一系列手段,让磁轭叠装过程全程受控。组装的最终数据显示,直径15米的磁轭外圆,表面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没超过0.36毫米,远优于精品标准要求的1毫米,叠装形成的磁轭中心相对理论中心偏差没超过0.02毫米,远优于精品标准要求的0.15毫米。
走过去,
编辑 | 谌钰婷 茹月
王亚林,首席专家、水力总设计师,参与了国内多个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前期参数论证。2009年,白鹤滩项目在东方电机立项后,研试中心水力试验台上的溪洛渡项目装置尚未拆除,王亚林和团队就利用这些装置,率先开展了白鹤滩第一阶段的研发。
宜晓平,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焊接工艺工程师,2017年底,他是第一批东方电机白鹤滩现场制造团队成员之一。白鹤滩转轮是世界上研制难度最大的混流式转轮。在三峡集团制定的白鹤滩“精品机组标准”中,光是转轮这一项,就有18项精品指标要求,东方电机根据精品标准,制定了38项更加严苛的内控指标。
因为坚信,经历苦难终将淬火成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子吊装在地空操作人员配合下,平稳落入机坑。白鹤滩机组总装后实现了“零配重”,进一步表明,东方电机研发设计、制造加工、安装偏差控制均做到了极致。白鹤滩水电站单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这颗动力澎湃的强大“心脏”,即将展现出它蓬勃的生命力。
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就是被誉为水轮发电机组“心脏”的转轮,它的高效稳定运行关系机组效率和安全稳定,从模型到真机,依旧考验着制造者们的智慧。
毫厘之间坚守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