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家乡红色印记丨一只珍藏了85年的铁皮箱

2021-06-05 10:43:25浏览:217 来源:上海电气风电集团   
核心摘要:家乡红色印记丨一只珍藏了85年的铁皮箱

永远跟党走


 家乡红色印记 


     追寻革命基因,重走红色足迹。

     风电集团官微推出“家乡红色印记”栏目连载,25名风电党员化作“家乡红色代言人”,带领我们追随历史是吊车型号的足迹、行遍中国大地,去传承共产党历史上是吊车型号的革命精神,传承革命薪火。

     第八期由技术党总支是吊车型号的党员喻琪,讲述发生在家乡江西省瑞金市的革命故事。


江西省瑞金市丰垅村

     1934年10月,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作为中国工农红军英雄壮举的万里长征即将从江西瑞金的云石山迈出第一步。为了深入了解工农红军这一时期在瑞金的党史资料,中央电视台记者于2019年夏天进驻云石山,展开了对当地村民的采访工作。

      66岁的梁在桂是瑞金市丰垅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得知记者团的来意后,粱在桂将大家领到了自己家中。在他的指引下,记者们看到了安放在厅堂桌子上的一个珍藏了85年的铁皮箱。箱子非常破旧,绿色的油漆已经掉了好几处。据梁在桂介绍,这是当年陈谭秋赠送给他奶奶的。后来奶奶又传给了他的父亲,而父亲又将它传给了自己。打开铁皮箱,里面空无一物。这只空空如也的箱子背后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粱在桂开始向记者们讲述起当年的往事。





铁皮箱见证情谊

     一个酷暑的早晨,陈谭秋没有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饭。感觉到异常的杨六秀推开了他的房门,只见陈谭秋仰卧在床上,浑身冒着虚汗,劳累过度的他终于病倒了。杨六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立即端来水盆为陈谭秋刮痧,耐心细致的她还从山里采来了草药。陈谭秋一病就是好几天,杨六秀就日夜不离的守护在病榻旁。一碗碗小米粥、一副副草药汤,杨六秀用粗瓷大碗捧出了最质朴的拥军之情。在她的呵护下,陈谭秋逐渐康复了。军粮终于在红军长征前筹备完成,而陈谭秋也获得了“人民的好粮食部部长”的美称。

     1934年10月,长征出发在即。部队集结前,陈谭秋将一个绿色的铁皮箱送给了杨六秀作为纪念,而这个铁皮箱被粱在桂家当作了传家宝,一直珍藏了85年。如今,粱在桂的奶奶早已故逝,他自己也已经年过古稀。但老一辈人口口相传留的故事却仍旧生动地活在后人心中,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粱在桂的回忆还在继续。说到动情之处,他再次为记者们打开铁皮箱。箱子依然是空空的,但在粱在桂和乡亲们的心中,它却盛满了老一辈革命者对无产阶级事业的热情,更盛满了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难以割舍的鱼水深情。



文案:喻琪 朱海波

编辑 / 排版:SEWP新媒体小分队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要闻丨蛟龙出海!电气风电中低风速海域王牌机型WG5.55F-172下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