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清“之清心阅读|
《毛泽东是吊车租赁的廉洁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员、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做政治信念坚定、遵规守纪是吊车租赁的明白人。根据公司《关于开展以“坚持’四自’‘四慎’ 严守纪律规矩”为主题是吊车租赁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三清”常态化建设所需,海环党总支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坚定理想信念投身事业,在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海环事业部特别推出“清心阅读”专栏。旨在通过事业部青年员工朗读党史中的廉洁自律系列小故事,来营造“清廉思想、清廉组织、清廉作风、清廉纪律、清廉文化”的浓厚氛围,力求高质量“三清“建设推动事业部高质量发展。
朗诵者:党浩然
大家好! 欢迎来到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在反腐倡廉宣传月所特别推出的《清心阅读》栏目。我是项目管理部的党浩然,目前在华电玉环项目部任职。今天我请各位聆听的是《毛泽东的廉洁故事》。
据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但是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貌。毛主席行军当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此刻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
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
毛泽东出身于农家,一生简朴,以身作则。在延安时,他同指战员们一道,亲自动手,挖地、浇水、施肥、种地,不贪图个人享受,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对孩子“约法三章”等故事,始终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成为我党树立良好形象当之无愧的楷模。
1942年年底,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毛主席更忙了。他有一个习惯,喜欢晚上办公,有时一忙就是一个通宵。这样,毛主席的睡眠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大生产运动期间,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去参加劳动。
机要科的同志们见主席工作那么忙,休息时间却那样少,很担心他累坏了身体。趁主席到地头去的当儿,他们几个机要员一合计,就抢着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帮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着他们这一帮十六七岁的小青年,摆手示意不让他们帮助,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
就这样,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并在地上浇了水,上了肥,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绿油油的蔬菜、丰硕的果实缀在枝头上,把枣园的后山坡装点得更加美丽了。
中央机要科的故事同志们,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洒下了毛主席辛勤劳动的汗水
结语
山自重,不失之威峻;海自重,不失之雄浑;人自重,不失之尊严。党员干部当深谙“怀德自重”的修身之道,谨言慎行而又堂堂正正,严于律己而又敢于担当,埋头苦干而又登高望远,奋发有为而不张扬炫耀,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不断涵养自尊自重,自立自强的高尚品格。
读者介绍
党浩然:
现就职于海洋与环境工程事业部,从事华电玉环海上风电项目项目经理助理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