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风电技术注入“风光”动能,实现“双碳”目标

2021-03-20 05:52:45浏览:165 来源:风电技术   
核心摘要:来源:三峡新能源

      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应对气候变化是吊车图片的国家解决方案,也是我国作为负责任是吊车图片的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吊车图片的主动担当。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明确部署,强调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3月15日,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会议指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三峡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已明确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新能源业务作为核心主业进行打造。作为三峡集团新能源业务的战略实施主体,三峡新能源承载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也肩负着“奉献清洁能源,共护绿水青山”的时代重任。助力三峡集团实现“双碳”目标,是三峡新能源的责任和义务。


截至目前,三峡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占比100%,业务遍及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装机规模超1570万千瓦累计生产清洁电能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超3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超7778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21万公顷。

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累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超3000万千瓦,全力打造“海上三峡”,沿海最大海上风电走廊正在高质量形成,为海洋经济开发和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在大型海上风机整体安装、基础形式创新、柔性直流输电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促进全产业链国产化和先进装备中国制造。

 

 在江苏响水建成我国首个商业化运营海上风电项目(21.45万千瓦);

 在辽宁庄河建成我国北方首个海上风电项目(30万千瓦),探索严寒海域海上风电开发;

 在江苏如东建设国内首个±4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项目(80万千瓦),推动远海海上风电开发;

 在广东阳江建设国内一次性开工规模最大海上风电项目(170万千瓦),为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先行先试。

“风光+”模式

“风光+”模式,提高资源可利用性,探索发展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山地光伏、水面光伏、“源网荷储”等新业态,打造电网友好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陆上风光三峡”。

 在安徽淮南建成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式光伏项目(15万千瓦),开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新模式;

 在河北曲阳建成国内单体最大的山地光伏项目(20万千瓦),打造“光伏+”的“曲阳模式”;

 在青海格尔木建成国内首个大型平价上网光伏项目(50万千瓦),引领光伏产业进入无补贴时代。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开工建设全球最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300万千瓦),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智能性和友好性。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三峡新能源将勇于担当,继续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力度、速度和质量,自觉肩负起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历史使命,助力三峡集团2023年率先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为筑牢我国能源安全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0年电力行业风电运行指标发布会


2020年(第三届)海上风电运营管理与产业发展创新交流研讨会


2020年(第五届)电力行业风电智能化专题交流研讨会


免责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期刊杂志或由作者提供,仅供参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我们会立即进行改正并删除相关内容。

投稿、咨询、宣传请致电(010-63795320)

E-mail:fdxzw2006@126.com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柳工起重机械】柳工LTC160T6 预售首日 首批16台售罄

上一篇:

风电头条风电每日报,3分钟·纵览风电事!(3月18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