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
国内在建最大最长的城市地下公路隧道
全长约7.4公里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
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
安全穿越又一处特级风险源
——北京地铁6号线
在始发一周年之际取得重大突破
至此
隧道局承建东线隧道
已顺利掘进至4122米
突破2056环
北京地铁6号线是一条贯穿北京中心城区、东西向运行的轨道交通骨干线,东六环改造下穿段位于北运河东站至郝家府站。根据设计要求,隧道进行穿越施工,地铁轨道沉降控制值应在3毫米以内,变形速率小于0.5毫米/天,沉降控制指标极小、精度极高。
盾构施工既要保证正常推进,又不能对地铁线路造成扰动,另外,该区间地面建筑密集、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很高,属于特级风险源。
针对本次穿越,项目成立专项风险管控小组,提供技术安全保障,同时全方位开展信息化施工,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掘进参数、监测数据、视频监控集成平台共享,可持续高效指导掘进。
自2021年8月10日始发以来
在征战地底的1年多时间里
的建设者们
依托技术实力
奋勇迎接每一次挑战
助力“运河号”巨龙冲云破雾
这一年
是攻克万难、步步为营的一年
面对75米的超深埋深
和7.5巴的超高水压
建设者们连破双险
历时19天,穿越340米
成功突破京哈铁路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两大特级风险源
完成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挑战
项目首创多个超大直径盾构核心技术
助力“运河号”始发“两精一零”
实现下穿风险源2毫米微扰动
和成型隧道“零渗漏”
“运河号”邀您
回顾一周年之旅
(请旋转手机观看)
点我
这一年
是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一年
建设者们发挥大盾构专业优势
展现出地下穿越的高超技艺
在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施工中
国内首次采用双液同步注浆工艺
国际首创“制浆-储浆-注浆一体化集成系统”
解决双液浆长距离运输
“质损、低效、高耗”难题
节约水平运输13.6万车公里
并完成各类专利、BIM技术奖
工法、团体标准和科技论文10余项
工程亦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
这一年
是周密部署、科学组织的一年
项目部统筹管理、细化落实
防疫生产两不误
129名东六环建设者
春节期间舍小家、战一线
坚守岗位保生产
在疫情防控形势升级之际
项目全员战疫一线不退缩
多措并举 有条不紊
以责任之心护航“运河号”前行
全力以赴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驭“大国重器” 扬“工匠精神”
展“中国速度” 亮“中国品牌”
凝心聚力保生产,攻坚创效展担当
驾驶“运河号”继续地下征程
为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贡献一局力量
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献礼
策 划 | 宣传文化部
来 源 | 隧道局
供 稿 | 刘诗阳 罗春光
制 作 | 新媒体编辑部·刘诗阳 吴雪梅
责 编 | 郭亚维
审 核 | 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