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公局集团』再次穿越特级风险源!硬核科技助力“运河号”披荆斩棘

2022-08-23 22:41:33浏览:46 来源:中交一公局集团   
核心摘要:再次穿越特级风险源!硬核科技助力“运河号”披荆斩棘

8月22日

国内在建最大最长的城市地下公路隧道

全长约7.4公里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

国产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

安全穿越又一处特级风险源

——北京地铁6号线

在始发一周年之际取得重大突破

至此

隧道局承建东线隧道

已顺利掘进至4122米

突破2056环


北京地铁6号线是一条贯穿北京中心城区、东西向运行的轨道交通骨干线,东六环改造下穿段位于北运河东站至郝家府站。根据设计要求,隧道进行穿越施工,地铁轨道沉降控制值应在3毫米以内,变形速率小于0.5毫米/天,沉降控制指标极小、精度极高


盾构施工既要保证正常推进,又不能对地铁线路造成扰动,另外,该区间地面建筑密集、管线错综复杂,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很高,属于特级风险源


针对本次穿越,项目成立专项风险管控小组,提供技术安全保障,同时全方位开展信息化施工,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掘进参数、监测数据、视频监控集成平台共享,可持续高效指导掘进。


自2021年8月10日始发以来

在征战地底的1年多时间里

的建设者们

依托技术实力

奋勇迎接每一次挑战

助力“运河号”巨龙冲云破雾


这一年

攻克万难、步步为营的一年

面对75米的超深埋深

和7.5巴的超高水压

建设者们连破双险

历时19天,穿越340米

成功突破京哈铁路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两大特级风险源

完成难度最高、风险最大的挑战

项目首创多个超大直径盾构核心技术

助力“运河号”始发“两精一零”

实现下穿风险源2毫米微扰动

和成型隧道“零渗漏”


“运河号”邀您

回顾一周年之旅

(请旋转手机观看)

点我




这一年

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的一年

建设者们发挥大盾构专业优势

展现出地下穿越的高超技艺

在超大直径盾构掘进施工中

国内首次采用双液同步注浆工艺

国际首创“制浆-储浆-注浆一体化集成系统”

解决双液浆长距离运输

“质损、低效、高耗”难题

节约水平运输13.6万车公里

并完成各类专利、BIM技术奖

工法、团体标准和科技论文10余项

工程亦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


这一年

周密部署、科学组织的一年

项目部统筹管理、细化落实

防疫生产两不误

129名东六环建设者

春节期间舍小家、战一线

坚守岗位保生产

在疫情防控形势升级之际

项目全员战疫一线不退缩

多措并举 有条不紊

以责任之心护航“运河号”前行

全力以赴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驭“大国重器”  扬“工匠精神”

展“中国速度”  亮“中国品牌”

凝心聚力保生产,攻坚创效展担当

驾驶“运河号”继续地下征程

为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贡献一局力量

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献礼

策  划 | 宣传文化部

来  源 | 隧道局

供  稿 | 刘诗阳  罗春光

制  作 | 新媒体编辑部·刘诗阳  吴雪梅

责  编 | 郭亚维

审  核 | 李智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集团』韩国明陪同首发集团主要领导到北京东六环项目调研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