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吊运难实现,必须切割
400吨履带吊不辱使命
▲ 桥体成功起吊
桥下方距铁路2万伏接触网最小距离仅有0.4米,最长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窗口期也不过110分钟,既要稳又要准。
“起吊。”随着指令下达,400吨履带吊开始发力,钢丝绳也有了紧张感,缓缓吊起1厘米左右,悬停,工作人员检查状态,确保平稳无误,吊装继续进行,大约20分钟后,南侧桥体平稳落地。已在寒风中坚守了3个多小时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工作人员欢呼庆祝。落地之后,桥体将继续被拆解。
▲ 桥体吊装拆除示意图
要拆除一座跨京广、沪昆“大动脉”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人行天桥,该如何下手?
昨晚拆除的桥段长44米,宽4.4米,重284.33吨,不但横跨京广、沪昆“大动脉”的15个股道,桥梁距铁路2万伏接触网最小距离仅有0.4米。
点击上面蓝字
编译 |
接下来,靠北侧的另外一边桥体也将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吊装,完工之后,这座陪伴了铁路人大半个世纪的人行天桥将彻底走进历史,但是给株洲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火车站将以崭新的面貌重新亮相。
执行此次任务的,是一辆400吨履带吊。在来株洲之前,它刚执行完在上海的任务,工作人员将这个庞然大物进行拆装,分别装上了22辆货车,在一周之前来到站改项目现场,2天时间拼装、3天时间调试,这台久经考验的履带吊车,将用实力说话。
编辑 | 之然
很多工程领域的人说“宁建十座桥,也不拆一座桥”,是因为桥体结构往往互为支撑,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砖一瓦进行拆除显然不现实。可是人行天桥桥重较大、跨距较长,一般大型吊机无法实现整体吊运,切割是必然选择。
| 微信号:
日前,在株洲火车站改扩建施工现场,一座人行天桥的拆除展示了大国重器的无穷力量与科学调度的智慧光芒。
是横向支撑切割、还是纵向切割吊运?围绕施工细节,工程人员反复推敲,还将业内顶尖专家请到现场进行论证。最终,工程人员用了2周时间,抢抓6个“窗口期”把天桥切割成了南北两片。又对接长沙工务段、长沙供电段、株洲车站等单位,经过车辆调度、电力调度,12月17日晚间有一段“窗口期”,第一次吊运必须在此期间完成。
END
“切割之后,半片人行天桥重有160吨左右、44米长,还要确保线路安全,施工难度仍然不小。”上述人员介绍。
记者 | 李卉 图 | 谢慧
来源 | 株洲晚报
这座人行天桥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总长160米,主要作用是供站内职工在站房、宿舍等地通行。改扩建后的新火车站,将新建一条连接东西站房的社会人行地道,“人行天桥本就年久失修,功能也被代替,拆除势在必行。”站改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讯员 | 张程
关注我们
4点40分,所有人员进场,各司其职、认真准备;5点40分,封锁命令下达、停电命令下达,挂接钢丝绳、揽风绳,吊装前检查……各种步骤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