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外、国内外最为关注,方方面面议论最为集中是起重机的新发展格局这个重大理论概念和发展模式是起重机的提出,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是起重机的党中央以辩证思维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产物。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世界名片。图为2020年10月18日,一列复兴号CR200J型电力动车组列车迎着朝阳驶过乌鲁木齐市燕儿窝段。 中新社记者 蔡增乐/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把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到“战略抉择”之高度,足见这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抉择,同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作出的市场、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之战略抉择一样,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来说,是具有全局覆盖性、长远指导性的。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而言的。在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图为2020年9月12日晚,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正式开街。 中新社发 王冈/摄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那时以来,我国经济就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这方面的一个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例证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十四五”和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这表明,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演化的自身逻辑决定的,是我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变化、内在要素禀赋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而不是被中美贸易战逼出来的所谓无奈之举、权宜之计,也不是要退回到闭关锁国的老路上去,这是事关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面对今年严峻挑战,我国牢牢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投资调结构和补短板作用明显。福厦高铁是中国首条跨海高铁,是东南沿海高速铁路重要通道,湄洲湾跨海大桥是福厦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4.7公里,其中10公里位于海上。图为2020年10月20日,建设中的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人民图片 金伟/摄
我们党着眼于全面防范风险挑战,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同时又着力培育外贸新动能、优化贸易发展环境,深入推进贸易便利化,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这是我们党和国家顺乎发展规律,顺应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与时俱进之举,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性重大创新。